新加坡檔案館
——以口述為特色的
檔案館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故無省市之分;只有一個檔案機構,即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其全稱是「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與文件中心」,簡稱「中心」。
一、檔案館簡介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NAS)的建立時間相對較短。1967年9月8日,新加坡議會通過《國家檔案館與文件中心法》,將檔案部從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中分離,並於1967年9月12日正式成立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現今是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委員會(NLB)的一個機構,受其情報與藝術部領導,並受其國家圖書館法的指導。
新加坡檔案館有兩個職能:一是收集和保存公共文件。為研究新加坡的歷史提供方便,使公共文件滿25年後可供政府機關、研究者和一般公眾利用。二是為政府的各機關提供關於管理文件(從文件的擬制到文件的處置)的各種諮詢服務工作。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有九個內設機構。分別是:檔案管理處、文件管理處、文件修復處、文件縮微處、口述歷史中心、聲像檔案處、古蹟研究處、古蹟保存局、檔案利用處。另外,新加坡國家檔案館的領導階層分明。其館長由政府部長任命。館長受「檔案與文件委員會」指導。該委員會由檔案館長(主席)和政府部長指定的另外五名成員組成,開會時有三名成員出席就算達到法定人數。委員會的職能是向館長提出關於依法行使職權的各種建議。在館長的下面有三個科長:文件管理科長,行政管理科長,檔案管理科長,分別管理各項工作。
二、檔案發展歷程
新加坡檔案館是一個以口述為特色的檔案館。1967年9月8日,新加坡議會通過《國家檔案館與文件中心法》,並於1967年9月12日由新加坡總統批准成立,將檔案部從新加坡國家圖書館中分離。於1968年正式設立了國家檔案館,並於2012年10月併入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管轄。現今,推進檔案管理現代化過程的快速發展主要有「數字化建設、檔案科研工作、檔案網站信息服務建設」這三種形式。
三、館藏特色資源
01
02
四、特色服務
1.明確提示檔案閱覽室提供的服務

優點:能讓有目的的來訪者快速查找到能提供的服務,提前填好相關表格,避免多次無用查詢
2.定期開展公共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檔案館對於所有的流動展覽都收取費用,主要涉及展覽費和交通費,而還提供套餐服務。此外,國家檔案館也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的高新技術進行網上展覽等,比如,國家檔案館在其門戶網站上推出了6個板塊的網絡展覽,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還配有背景音樂、文字描述,吸引力較強。
3.開展公民檔案工程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NAS)有許多尚未被充分描述的記錄可以列入我們的在線目錄「檔案在線」。對於公民檔案項目,正在尋求每個人的幫助,使這些記錄更容易被發現。此時此刻,檔案館的貢獻將是描述照片、轉錄文件、轉錄和翻譯記錄標籤,或者抄寫口述歷史記錄。
4.展示了檔案保存實驗室、影像保存實驗室和聲音與運動圖像實驗室
檔案保存實驗室(ACL)從1969年初的一間有2個裝訂的紙記錄修復工作室擴大到今天的7名永久工作人員。這個小組致力於保存我們保存的大量的海峽定居點記錄,這些記錄可以追溯到19世紀。
圖像保存實驗室向政府機構提供數字化和成像服務,並通過訪問、實用附件和講習班與海外機構分享其專門知識。
聲音和移動圖像實驗室保存、數字化和保存視聽記錄。檔案館將系統地把數字文件遷移到較新的格式,以確保不會因為技術過時而丟失任何東西。

編輯:張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