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3月1日,開發AI養豬的NTU博士
因為抑鬱症英年早逝……
特別是NTU的學子
朋友圈都在緬懷他

這位NUT博士是誰?
為什麼去世了?
又為何值得紀念?
椰子也為他點上一隻蠟燭
再細細訴說他的故事
NTU博士Vamei
Vamei是這位博士的網名
他過去常用這個名字
活躍在微信群里
發布自己編寫的Python教程
據當時的學員回憶
他的教程是寫得最好的

Vamei是個成都人
他從本科到博士近十年時間
都在南洋理工大學學習
理工科技術出身的Vamei
卻總感覺大學裡的創新研究
離現實過於遙遠,他不斷質疑
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一個行業

但是,究竟是什麼行業呢?
Vamei時常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大學專業是集成電路設計
同時對理工科其他實用科目
也有廣泛的涉獵,比如編程

Vamei的父親曾從事
畜牧業飼料、原料期貨
這讓他對畜牧產業也有所了解
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他表示反而對這種
現在沒什麼人感興趣的
傳統畜牧行業更有興趣

在大學參加的一次硬體比賽上
一個關於嬰兒傳感器的創業項目
吸引了Vamei的注意
讓他開始思考物聯網、AI技術
能否在畜牧業遷移、應用
中國生豬出欄量每年約為7億頭
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半頭豬
市場規模巨大並處於高速轉型期
但先進的物聯網與人工智慧技術
在行業內的應用卻幾乎是空白!
利用高科技進軍畜牧業
可以避免與行業巨頭形成直接競爭
創業團隊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說干就干,他召集了NTU的同學
組成了一個團隊
日常工作就是研究AI養豬!
他們團隊在坡坡就開了公司
主打業務是智能農業
研發出給生豬用的「高科技耳環」
還被本地媒體採訪過~

不過坡坡的市場畢竟還是太小
也沒什麼地方可以養豬……
畢業之後,Vamei決定回到家鄉
回成都AI養豬!!
15年開始,一群NTU的高材生
以四川成都為基地開了公司
後期還在上海成立研究中心
把AI養豬辦得紅紅火火~
據說,他不像別的AI程式設計師
經常穿著格子襯衫和牛仔褲
也不像geek一樣生硬地說話
反而挺有生活情趣
總是能開一些輕鬆的玩笑
跟所有同事都很處得來

他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I養豬因其科學、高效的特點
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學習
Vamei常常奔波在各地講演
不僅僅事業成功,他的家庭也很美滿
回國之後,Vamei有了一個幸福的家
妻子安靜、溫柔,堅定支持他創業
兒子才剛剛出生不久
一直是他捧在手心上的寶貝

可惜,因為抑鬱症的長期折磨
這位NTU博士,在三月的第一天
離開他引以為豪的事業和家庭
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人間……

這讓大家心痛不已
我們也深感唏噓
AI養殖生豬?
我想懷念他的最好方式
就是走進他引以為傲的事業
Vamei所引以為豪的AI養豬
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看一看他的豬場就知道了

進入豬場之前
先要霧化消毒
然後人要洗澡
在生活區隔離48小時
確定沒有致病細菌
才能進入
Vamei生前經營的豬場
是亞洲最大的單體豬場
整個豬場的棚有300多米長
四五十米寬
裡面有16000頭母豬
每年能產400000頭小豬仔
豬場喂食都是全自動化的
飼料通過管道運輸
等到飯點會同時放料
據說是星巴克烘焙工坊同款管道

地板上有縫隙,叫漏糞板
糞便會從這些縫隙里漏下去
下面24小時運轉的刮糞機
馬上就會把它帶走
並沒有傳統養殖場中堆積如山的污物
場內還有新風系統
隨時換氣,所以沒什麼異味

他們還給豬配上了
耳道測溫計
24小時觀測豬的體溫
有任何一頭豬發燒了
員工就會收到簡訊
真是處處黑科技啊

他們就連給豬量體重都是AI
比如用上了深度神經網絡
通過監控系統了解豬的數量
通過圖像重構豬的三維數據和體重

我們可以看出,Vamei的豬場
到處都是AI黑科技
幾乎是實現了全面自動化
和傳統養殖有了很大的區別
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
他們給更多農戶帶去新技術
發展得越來越好

斯人已去,希望團隊能夠撐住
把這麼好的豬場建大建強
讓大家看到中國畜牧業的希望
不容忽視的抑鬱症
對於奪取Vamei生命的殺手
大家早已不陌生了
當年張國榮也是因它去世

我們都知道抑鬱症的可怕之處
可是當有些症狀降臨到自己身上
很多人卻意識不到這是抑鬱症
因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甚至最終失去生命……

抑鬱症的共同表現是
長時間持續的抑鬱情緒
並且這種情緒明顯超過必要的限度
缺乏自信,避開人群,甚至有罪惡感
感到身體能量的明顯降低
時間的感受力減慢
無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到快樂
這類障礙還會造成患者的軀體功能失調
如睡眠紊亂或食慾暴進或減退、痛覺等

所以,當你不開心
並且持續不開心時
千萬不要以為只是心情不好
很有可能已經是抑鬱症找上門
要及時就醫


緬懷,Vamei
願你在天堂不再傷痛
也希望每一位奮鬥的椰友
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本文隱藏了死者真名和照片。內容部分整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