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化石收藏愛好者蔡坤泓,一位36歲的工程師,在過去15年里積累了超過700種化石,包括恐龍、鱷魚、烏龜、植物和貝殼等,他的收藏品中不乏價值上萬元的霸王龍牙齒和重達100多公斤的滄龍化石。

蔡坤泓自幼對恐龍充滿熱情,成年後開始深入研究化石,並逐漸發展成他的收藏愛好。他的收藏品價格從5元到上萬元不等,每一件都是經過數百萬年曆史沉澱的寶貴遺產。蔡坤泓表示,他對這些絕種生物的歷史足跡感到著迷,每天至少花費兩小時研究化石,與全球的化石愛好者交流,並關注化石領域的最新動態。
他的一些珍貴收藏品背後有著不尋常的故事。例如,四年前他購入的滄龍化石重達100多公斤,出土後經過一年半的清理才運抵新加坡,需要五個人合力才能搬動。還有十年前他從美國網上拍賣得來的霸王龍牙齒,曾一度在運送過程中「失蹤」,最終由鄰居誤收後歸還。
蔡坤泓不僅是本地化石收藏者群組的活躍成員,還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每月至少舉辦一場化石知識分享會。自2014年起,他撰寫了六本關於恐龍的兒童書籍,通過這些活動和書籍,他希望能夠激發孩子們對化石和古生物學的興趣。
儘管他的愛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蔡坤泓的妻子和家人都非常支持他。他的分享會和書籍銷售所得的額外收入,也都被重新投入到他的化石收藏中。蔡坤泓表示,他很高興有機會到學校、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地方與孩子們分享化石知識,讓他們有機會親手觸摸這些古老的歷史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