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小夥伴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新加坡「超市VS折扣店」的話題。
最近,一位網友在超市裡遇到了一個價格謎題,他發現在超市買的一款麥片要價近9新幣,但在折扣商店,卻只需要1新幣。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簡直比「天價」和「白菜價」之間的區別還大。
這些廉價商品是「冒牌貨」還是「次等貨」,還是背後隱藏著什麼策略?

(圖:來源自網絡)
揭開價格之謎的神秘面紗
有知情人稱,像「Valu$(Value Dollar)」這樣的折扣店通常是從中東等第三世界國家進口商品。這些國家的生產成本較低,所以貨源成本可能比連鎖超市低。
哎呀,原來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價格會便宜的原因。不過,這些便宜的商品和我們在超市裡買的有什麼不同呢?
據悉,這些商品的原材料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可能口感和一般超市進口的不太一樣。
原來,很多時候,這些品牌在不同國家進口時,會稍微調整一下,以迎合當地人的口味。所以,味道上可能會有差別。

(圖:來源自網絡)
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
有細心的網友做了一項調查,對比了一些商品的價格。
例如,250克的情繽咖時焦糖餅乾(Lotus)在比利時製造,職總平價超市和Giant超市賣的價格分別是5.55新幣和5新幣,而Valu$卻只要2.95新幣。這可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但是,也有一些商品看起來根本「一模一樣」。比如,瑞士蓮(Lindt)巧克力,不僅製造地相同,甚至由同一家馬來西亞公司進口批發。
但價格呢?
職總平價超市售價6.60新幣,而Giant超市售價7.35新幣,而Valu$卻只要3.95新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圖:來源自網絡)
專家解釋:虧損領導者策略
專家稱,價格差距背後存在多種原因,比如存貨過剩,外觀有瑕疵不能在一般超市銷售,或者商家採取「虧損領導者策略」,吸引顧客購買更昂貴的商品。
還有一種可能是折扣商店出售保存期限較短的商品,它們以更低的價格吸引顧客。比如,一款即將在兩個月後過期的麥片,職總平價超市和Valu$售價分別是9新幣和1新幣。
所以,親愛的小夥伴們,在決定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檢查產品的包裝、保存期限和產品標籤,不要被價格迷惑哦。畢竟,生活中有太多的價格之謎等著我們去解開了。

(圖:來源自網絡)
最後,還要告訴大家,這些廉價商店的供應商一旦供貨後,是不能退款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新加坡食品局下令召回產品,或者產品保存期限出問題,商店都要自行承擔成本。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以後購物時能夠聰明一些,不要被價格之謎所迷惑。如果你們還有更多有趣的話題,也可以告訴我,讓我來為你們揭開那層神秘的面紗。
下次再見啦,各位小夥伴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