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2020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新加坡高血壓患病率為35%,也就是每三個人當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受訪醫生表示,如果長期沒有控制血壓,容易引發心血管,中風和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8視界新聞網》報導,醫生表示高血壓的發病率隨著年齡上升。70歲至74歲的發病率達74.9%。當中患病男性的比率多於女性。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感覺不到任何症狀。但收縮壓180,舒張壓120毫米汞柱或更高的人,可能會引發嚴重頭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視力模糊、意識混亂,耳邊嗡嗡作響和心律異常。
泛亞手術外科中心血管外科醫生王朝健表示:「了解病情的唯一方法是檢查血壓。血壓有兩個數值標示。如果在兩個不同的日子測量血壓,兩天的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便可診斷為高血壓。」
醫生表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目標是把血壓維持在收縮壓130,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壓有一些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65歲以上有高血壓家族史,糖尿病、腎臟疾病等並存疾病的患者等。高血壓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缺乏運動、吸菸喝酒、超重、壓力過大,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劣質脂肪攝入量偏高,同時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偏低。
食療師沈清梅分享:「吃得太咸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根據2018年數據,每十名國人當中,就有九人的攝入量超標。國人平均每天吃超過1.8茶匙的鹽,遠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不超過一茶匙的建議。」
醫生建議健康生活、不要抽菸、減少壓力保持良好體重、注意飲食、多做運動,這樣可以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