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突然出現了一波新加坡的「黑粉」。
一提到新加坡就炸毛,言辭畫風基本就是:
不喜歡,不要去,我不去,你也最好不要去。👇



咋麼一回事呢?
有中國小夥伴問椰子:新加坡咋得罪他(她)們啦?
椰子深扒之下發現其中的糾結之處,因為—— 新加坡地小規矩嚴,華人多,跟中國像卻又不一樣。 前陣子也有國內小夥伴來新加坡旅遊,表示就跟沒出國一樣。
用中國字、吃中國菜、過中國節 這些方面,新加坡像中國 來了新加坡,你會發現很多地方到處是中文。
你想找個地方吃飯,隨便的小攤小販,價格變了,店消毒了,大大的中文字還手動加粗就怕不明顯。👇

圖源:todayonline
你剛從商場走出來,卻發現眼前人多香火旺,對面中文字祝橫幅感覺就像穿越了中國的廟👇

圖源:the washington post
你一腳邁出組屋,卻發現對面牆上畫著紅對聯,老日曆,還有人在拿毛筆。👇

你平凡的下樓吃飯,卻發現安哥在讀整版中文字的新聞報。👇

閒來無事想到處逛逛,一出門—— 你以為去到了重慶洪崖洞,但實際上這是新加坡的佛牙寺。👇

圖源:[email protected]&vacation
你以為去到了北京的北海公園,但實際上這是新加坡的裕華園。👇

你以為你到了廈門/潮汕的騎樓,但實際上這是新加坡的警察局。👇

你以為去到了廣西桂林,但實際上你只是走到了新加坡的武吉巴督公園。👇

包括一日三餐,中國菜隨處可見。
麻辣燙,麻辣香鍋,東北菜,滷味涼菜,重慶火鍋四川火鍋.....
快問快答,下面兩份雞飯,哪一份是新加坡海南雞飯,哪一份是海南雞飯👇


兩份炒粉,下面哪一份是新加坡炒米粉,哪一份是中國炒米粉。👇


兩份蚵仔煎,下面哪一份是新加坡蚵仔煎,哪一份是中國蚵仔煎。👇


如果是過節,新加坡就更像了。
新加坡端午划龍舟。👇

中秋有燈飾。👇

春節掛燈籠。👇

圖源:hotel.com 花園有舞獅。👇

圖源:timeout 過年紅包封。👇

總理過節也穿紅新衣。👇

更別提現在,越來越多中國品牌來了新加坡。
據英國金融時報截止2022年11月的數據,僅2022年,多達500家中國品牌進入新加坡。大家耳熟能詳的蜜雪冰城、喜茶、瑞幸、安踏、以純、海爾、美的、張、楊麻辣燙、太二等等,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分點。
足以說明新加坡受中國品牌的歡迎程度。
不過有本地生活經驗的人都清楚,新加坡跟中國像但很多方面都不一樣。
來新加坡生活體會最深的
28點不同!你還能說出哪些?

01丨關於占位
在新加坡吃飯時,可以在座位上放紙巾、工牌、水杯、雨傘等物品占位置,其他食客也都會默認這個位置有人。
02丨公交不報站
新加坡的巴士不報站名,也不是每個站都會停下,所以大家坐車時要集中注意力,快到站的時候提前按車上的紅色按鈕提示司機「有人下車」。
另外,新加坡坐巴士要拍2次公交卡!

03丨出門帶現金
目前,新加坡部分食閣只收現金,不能刷卡掃碼,所以本地人還是習慣帶現金出門。

圖源:早報
04丨剪頭髮沒有洗髮服務
在新加坡剪頭髮一般都是快剪,即「不洗,直接剪」,如果需要洗頭髮的話,需要另外加錢。
05丨公共運輸禁止飲食
新加坡所有的巴士、公交、地鐵都是禁止飲食喝水的,違反規定將被罰款。
06丨榴槤不能進地鐵和酒店
因為榴槤的味道太大了,並且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個味道,所以新加坡地鐵口明確標誌「榴槤不能進」,酒店也是同理。

07丨喂鴿子罰款
新加坡有很嚴格的《野生動物法令》,不能隨意喂食野生動物。違者罰款,屢教不改者重罰。

08丨晚上不能在街上喝酒
新加坡法律規定晚上10:30後,不能在公共場所喝酒!還一度下達了禁酒令,大家只能在餐廳、酒吧、家裡喝酒。
禁酒令前兩年放寬了,但並未解除!

09丨刷卡可延長路燈時長
在新加坡的紅綠燈處刷樂齡人士和殘障人士卡,綠燈時間可延長6-13秒,行動不便人士也能安心過馬路!

10丨室內冷氣很低
新加坡的室內外溫差很大,地鐵商場裡的冷氣低至18℃,椰友來玩的時候出門一定要帶外套哦~

11丨服務費和消費稅單獨收
新加坡的帳單是按照商品本身的價格+服務費+消費稅(目前已漲到8%)的規格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