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中國和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動作,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憂心忡忡,呼籲東南亞各國不要因為中美之間的矛盾而彼此分裂。但是新加坡能阻止這一切嗎?
前段時間,新加坡舉辦了一個「亞洲前瞻峰會2023」,邀請了新加坡的學者、政客,以及來自陸港台等地區的專家,共同一些亞洲的熱點問題。在閉幕式上,李顯龍總理髮表了演講,他呼籲東南亞國家不要因為中美之間的競爭而分裂成兩個陣營。
李顯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正如他所說,現在地緣政治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國家之間的矛盾凸顯,民族主義和保守主義抬頭。而且中國和美國都非常看重東南亞地區,這樣一來,東南亞確實有因選邊站隊而陷入分裂的危險。
為什麼新加坡這麼在乎東南亞能不能團結?新加坡是東協的一員,如果離開了東協,新加坡雖然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但是在安全以及政治影響力方面會大打折扣。就像英國在離開歐盟之後影響力大跌,在外交政策上徹底變成了美國人的「跟屁蟲」。因此新加坡是不希望看到東協分裂的。
更何況,東協一旦分裂,那意味著全世界又開始滑入第二次冷戰的深淵,上世界美蘇兩個龐然大物之間的爭鬥還讓不少人心有餘悸,他們已經不想再經歷一次了這種緊張的日子了。
李顯龍希望的是,東協各國不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能像新加坡一樣保持中立。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就是靠著正確的外交策略,在中美之間一直左右逢源,才能明哲保身地發展至今,否則早就成為炮灰了。
然而新加坡的路不是其他東南亞國家都能走的,新加坡可以不與中國發生衝突,但是別的國家可能不得不面對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這就讓它們很自然而然地尋求來自美國的幫助。
拿領土問題來說,新加坡離中國很遠,兩者之間完全不接壤,也沒有爭端。但是菲律賓這樣的國家是和中國在南海有島嶼爭端的,而且隨著中國對南海掌控能力的增強,菲律賓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所以現在菲律賓急了,不停地在仁愛礁那些地方挑事,鬧得國際皆知,然後引來美國的插手。

美國自然是非常樂意的,帶著日本澳大利亞來增強和菲律賓的軍事合作,試圖把菲律賓也融進它為中國打造的印太軍事包圍圈。像菲律賓和中國這樣的領土矛盾,除非一方願意放棄和退讓,否則是沒法真正解決的,所以菲律賓做不到像新加坡那樣的中立。
類似的還有越南。上個月美越之間的外交關係等級像是坐火箭一樣地升了上去,越南也開始和美國這個曾經的對頭眉來眼去了。越南和中國在西沙群島那裡也有島嶼的爭端,而且越南還有另一個與中國對立的理由,那就是經濟發展。
中國有錢是因為中國製造出口全世界,新加坡有錢是因為它是金融中心,兩國不在一個賽道。但是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近些年製造業不停發展,已經搶了一些中國的蛋糕。
而且由於西方國家的「去風險化」戰略,一些原本給中國的訂單現在卻給了越南、印度等製造業的新興國家。換句話說,越南正在搶占中國的賽道,它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越好,能搶到的蛋糕就越多。
在這種情況下,東南亞各國在面對中美競爭時,已經很難再保持一個統一的態度了,都在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或多或少地選邊站隊,李顯龍的呼籲只能是一廂情願。
但是中國對此無所畏懼,如今的中國憑藉自己的實力,不論面臨什麼樣的對手都足以應對,一群烏合之眾即便是擴員了,也依舊是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