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新職業,了解下新加坡唯一一位品米師!
在當今社會,形形色色的被戲稱為奇葩職業的職業有好多種職業...
關鍵這些職業薪水還高的讓人羨慕嫉妒恨...
比如狗糧品嘗師,據說薪水輕鬆過萬...
還有聞臭師,工作就是通過嗅覺辨別來監測和分析空氣中的異味,又被稱為嗅辨員。
以及聞屁師、擁抱師、小雞性別鑑定師...

今天小圈兒還介紹的職業為——品米師!
據說在新加坡只有一位擁有合格認證的品米師!
其實,品米師不算一個很物以稀為貴的職業,在日本還是相對比較普遍,不過在新加坡絕對是物以稀為貴...

品米師主要幹什麼呢?
就是尋找各地美味的稻米,並將其介紹給大眾,其中還包括該如何正確儲藏、烹煮、品嘗米飯。就是讓不同的人群推薦最適合他口味、最能發揮米口味的烹飪方式給挖出來。
這個證考試有挑戰嗎?
據說,品米師在日本除了筆試,還有味覺測驗,必須從日本現有的三百多種稻米中,正確辨別出其中六種。這難度可想而知...
新加坡這位品米師是何方神聖呢?
全名為——佐藤祐一

說起他和米飯的緣分,還要從他的童年說起!
佐藤的祖父曾在以米聞名的新瀉縣擔任米農,這樣稻田就是他兒時的遊樂場,耳濡目染下佐藤逐漸地吸收稻米的相關知識,為日後成為品米師擬定基礎。
畢業後,佐藤放棄繼承祖業,反而在高薪的金融業闖蕩,終日與數字打滾。
然而他的興趣依舊在大米上...
就這樣,他轉行到日本某大米出口商,協助公司開拓出口日本米的市場。考取品米師資格後,他便承擔起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的重任,於2011年來到新加坡。
初來乍到的佐藤不僅面臨語言障礙,更要面對新加坡當地人對日本農作物的認可度。因為2011年發生的日本海嘯引發了福島核事件,全球都深怕日本農作物會被核污染所以十分抗拒...
這樣的形勢下,賣米的難度有多大?
即使在如此狀況下,佐藤經過7年的努力,客戶的需求從2011年的每月100公斤到現階段的每月30噸,增長了三百倍。

佐藤出售的大米有個特點:按照客人訂單進行碾米加工的米商。
高亮——碾米加工
所謂的碾米加工,就是將收割後的稻穀,用機器砂輪把淡棕色皮層和胚芽磨掉,變成亮白精米的工藝。

碾米後的精米接觸到空氣便會開始氧化,逐漸變老且喪失芬芳。佐藤的大米是在新加坡本地碾米,這樣才能避免精米在運輸的過程轉化為陳米,影響滋味和口感。
打磨後的精米建議在兩周至一個月內食用。
日本穀物檢定協會每年都會對全國的大米進行味道的檢定,從外觀、香、味、粘度、硬度等各方面綜合評價大米的等級,分「特A」、「A」、「A』」、「B」和「B』」五個等級。
比例平衡的越光米,每年檢定都獲得「特A級」的最高評價,這個號稱「世界最好的米」更是佐藤個人的最愛。
按照佐藤的說法,日本飯普遍分為不粘和較粘兩種。七星米這種較不粘的米飯,因滋味較淡,比較適合搭配其他食材和調味料,例如壽司、蓋飯。越光米吃因為水分足、黏度高所以不容易與醋融合不適合做成壽司,越光米單吃就已經散發陣陣香甜米香。

那麼好的米飯必備條件想知道嗎?
「特A級」越光白米(前)、低升糖指數「Kounotori」糙米(左)和十六穀米飯(右)都有不同的烹調時間。
一碗好的米飯,米必須具有香氣,煮熟後應呈亮白色、富有光澤,吃起來略甜、口感分明。
最大的差別是當飯冷了之後,好的米飯即便過了一小時仍然不會變黃或失去光澤,吃起來依然很香、層次分明。
不過,即使有頂級好米,如果處理不當,也會破壞米的味道。因此,煮飯的各個步驟,包括洗米的次數、水與米的比例、煮飯所用的器具等,對吃飯講究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佐藤還總結了一套洗米套路,一起學習下吧!吃飯其實是個挺累的事兒...
1、用好的電飯鍋煮飯;
2、以15秒、30秒和40秒洗米三四次,每次洗米後要換水;
3、洗米時需輕輕搓洗;
4、煮飯時用一杯米一杯水的比例,將米浸水半小時後(或更多)才開始煮;
5、飯煮好後等十分鐘再打開電飯鍋蓋,之後用飯勺翻鬆飯粒,讓多餘的水分蒸發,這樣煮出來的飯最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