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們就在喊「2020年太難了」,可是沒想到更難的還在後面。
每天一睜眼都是心事:不但憂心忡忡怕感染病毒,還擔心被裁員。

新加坡人力部發表的《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報告》出爐,信息量超大!
第二季度是4、5、6月,剛好橫跨了新加坡的阻斷期,雖然經濟半停滯,但是這段時間也是政府大手筆補貼經濟的時候。

(圖源:todayonline)
然而,第二季度新加坡的經濟數據再次向下刷新了第一季度的記錄……
讓我們瑟瑟發抖地打開這份報告,一起來直面慘澹的數字
新加坡第二季度
勞動力市場報告

01 失業率十年新高
截至6月共有90,500名居民失業,其中79,600人是公民。
總失業率從3月的2.4%攀升至6月的2.9%,是最近十年的新高!

失業率24年橫向對比 (圖源:人力部)
其中居民失業率為3.9%,比上一季3.3%升高了不少; 公民失業率更高一點,在第二季達到4%,比第一季3.5%上升0.5個百分點。
沒想到公民比其他身份的居民更難找工作,若沒有了政府的薪補貼,後果不堪設想。

(圖源:vulcanpost)
02 被裁員人數倍增
阻斷期間很多行業都不能營業,就算政府發了巨額補貼,還有有6700人被裁員,比第一季度的3220人多一倍。

相比起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還是略好一些,2009年第一季度的時候裁員人數達到了12,760。

裁員率22年間變化 (圖源:人力部)
而把十年的裁員數字全部列出來比較的話,2020年第二季度,確實是單季裁員最多的一個季度。

近十年裁員數據 (圖源:人力部)
但是比較令人欣慰的是,僱主的裁員和減薪的意願在降低,從下面的柱形圖中可以看出,在5月份接受調查的僱主中有25.8%計劃給員工減薪,有20.7%計劃縮減人力。
而到了六月份,隨著新加坡解封,僱主態度也樂觀了一些,不過仍有20.6%的計劃給員工減薪,有16.7%的計劃縮減人力。

03 更多人離開了新加坡
新加坡總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女傭)在第二季減少了12萬1800人!是第一季度2萬5600人的四倍。

從來沒有那麼多人 離開新加坡勞動市場 (圖源:人力部)
加在一起,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的就業人口一共減少了14萬7500人。前面提到第一第二季裁員人數只有九千多,那麼剩下減少的十幾萬勞動人口,有可能大部分都是離開了新加坡的人。

04 這些行業最慘
報告顯示,製造、服務和建築這三大領域的勞動力均出現萎縮!

(圖源:人力部)
從表格上可以看出,服務業的從業人數幾乎是呈斷崖式下跌。
在服務業領域,餐飲、零售、藝術、娛樂與休閒以及教育領域的情況最為嚴峻。

人力部長說: 最壞的時候還沒來
現在是不是最壞的時候?人力部長耿直地告訴你最壞的時候還沒到!

(圖源:8視界)
關於第二季度就業數據的慘澹,人力部長楊莉明認為是意料中的事,因為今年4月7日至6月1日期間實施病毒阻斷措施。
儘管新加坡在6月2日和6月19日分別進入解封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本土的經濟活動恢復了很多,但是外部環境還是不好。
但是楊部長又提到香港,認為新加坡在就業方面數據比香港略好。

如果拿和新加坡一樣屬於較開放的城市、經濟體較著重於服務業的香港來比較 2019年的年底,香港失業率達3.4%,新加坡是3.2%。
2020年6月底,香港失業率已經達到6%,新加坡公民失業率為4%。
楊莉明認為這種差異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好幾輪財政補貼措施。
但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是,大部分就業相關的補貼到8月就結束了…… 之後新加坡企業靠自己能走多遠呢?

航空業要2024年才能恢復 (圖源:mothership)

另外新加坡與旅遊相關的產業情況持續低迷,而現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湧現新一波的疫情。
所以,楊部長認為「最壞的情況還沒到來」,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有些已經重新恢復營業,但即使恢復營業,他們也可能要求現有員工承擔更多工作責任,不打算再聘請員工。」

(圖源:marketwatch)
總的來說,人民捂緊錢包過日子,企業謹慎招人,不裁員都是不錯的。
根據環球管理諮詢公司光輝國際(Korn Ferry)的調查顯示,截至5月為止新加坡有17%打算採取或考慮永久裁員,和這個比率還是低於東協國家平均的19%及全球平均的24%。
外部環境雖然不好,但是跟就業率也很相關的是,個人的決定。

王瑞傑副總理就曾經兩邊喊話: 一邊勸求職者放低姿態,特殊時期哪怕接受薪水較低的工作。
一邊他奉勸企業,重新考慮招聘條件,聘請有意願學習的員工並好好培訓他們。
從8月1日起,新加坡政府將為中途轉業者提供1萬3000多個見習機會,見習期間申請者將獲得介於1400元到3000元的培訓津貼。
下半年預計51%的職場人士 開始找工作 喊話歸喊話,但是並不是所有員工都能安心呆在自己的崗位上。
新加坡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在今年6月26日至7月5日之間,調查訪問了638名在本地工作的專業人士(PMET)。

(圖源:Tnp)
竟然有51%的打算接下來一年積極的尋找工作,難道他們都要失業了嗎?
其實受訪者中只有19%是因為疫情遭到裁員或者將要被辭退。另外25%的人都是因為對自己本身的工作內容或者薪水不滿意。

(圖源:HR)
即使是另外49%暫時沒打算換工作的,其中也有28%的人,其實是要等到疫情之後再換工作。
雖然大部分人似乎對自己正在做著的工作不太滿意,但是這些受訪人士也表現出靈活的一面:有70%的人願意接受專業合約(professional contract)工或以項目為基礎的工作。
大學畢業生壓低薪水 都找不到工作
有多年職場經驗的專業人士都大量面臨被裁員,需要重新找工作,2020年新加坡畢業生的情況可以想像。
一位椰友跟我們留言說:堂堂新加坡國大的學生,期望薪金壓到3000新幣都找不到工作,太難了!

(圖源:網友留言)
根據《新加坡2019年四大高校畢業生起薪調查》,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四所大學的平均起薪,中位數為3,600新幣。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第一學府,在最新的QS排名中排在了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11名。
2019年國大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高於全國平均,所以這位椰友要求3000新幣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高。

根據2019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