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樂團攜手早報國慶獻禮 奏響歷史走廊的迴音

2020年08月07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華樂團製作國慶線上音樂會,用音符帶領國人回溯國家歷史的足跡。

新加坡華樂團呈獻國慶線上音樂會,通過音符回溯我國的獨立、建國歷史,共同祈願國泰民安。

回憶1966年,新加坡獨立後的第一場國慶典禮,人們會記得立國年代的艱辛以及國慶日的一場雨。當時現場超過2萬3000人沒有退卻,把慶祝儀式進行到底。獨立55年後的今天,國人歷經風雨在冠病疫情籠罩下舉辦國慶,讓人憶起當年的眾志成城。

先輩迎風而上的足跡不應被歲月沖刷掉,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郭勇德為此選用文化獎得主作曲家羅偉倫的《雨中行》為音樂會開幕,展現先輩們在我國獨立年代的堅毅、決心和信念。

「面對危機的勇氣是共通的。我國經歷了好幾次世界性的危機,但國人都安然無恙地走過來。這是因為前輩們的毅力和遠見,我們也應該向前輩看齊。」

7月16日,郭勇德率領演奏家們在新加坡華樂團音樂廳錄製演出。樂團是在7月6日復工,音樂家們終於尋回站上舞台的感覺。

縮小陣容演繹大型曲目

由於錄製演出的人數必須控制在30人以內,扣除技術團隊,80多人的樂團只能留下22位樂手,大大縮減了樂團陣仗。即便如此,樂團為觀眾準備的卻是大型曲目,包括本地青年作曲家王辰威的《姐妹島誦》和《三水紅頭巾》。

王辰威從今年6月起擔任新加坡華樂團的駐團作曲家。他在17歲時創作《姐妹島》,這部作品取材於新加坡岸外姐妹島的民間傳說,用音樂描繪早期新加坡的漁村風貌,獲得2006年新加坡國際華樂作曲大賽「新加坡作曲家創作獎」。

《姐妹島誦》是原作經改編後的作品,更適合中小型樂團演奏,以其中最富歌唱性的幾段旋律誦詠姐妹島的傳說,在2014年新加坡青年節被列為指定曲目。

《三水紅頭巾》是向建國一代致敬的作品,紅頭巾在困苦年代的辛勤耕耘和毅力都值得今人反思、回味。為了本次演出,王辰威也特意將其改編成室內樂版。

此外,音樂會也將帶來「梁文福精選組曲」重溫本地的新謠文化;淡米爾語流行歌手沙比爾(Shabir Tabare Alam)作曲,王辰威改編的「Singnai Naadu」,向受到疫情衝擊的客工群體表示關懷;以及馮國峻改編,李迪文作曲的國慶主題曲「Our Singapore」(我們的新加坡)。

國慶音樂會可以兼具普及性和藝術性。郭勇德說,雖然一些曲目並非傳統的國慶歌曲,但是與其老調重彈,他更希望透過音樂鋪出一道新加坡歷史走廊,讓音樂為國人講故事。

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郭勇德:因為前輩們的毅力和遠見,國人安然度過了許多危機,我們也應該向前輩看齊。(檔案照)

解封后的團聚演出

對樂手而言,這場國慶演出也是他們解封之後團聚演奏的契機。揚琴演奏家馬歡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久違的舞台讓她感到十分興奮,彼此在排練時都感覺到熟悉中多了一絲新鮮感。之前居家練琴只能「雲端合作」不那麼親切,而今回歸舞台,樂手人數雖然少了,但這種類似室內樂的演奏氛圍卻別有一番滋味,「聲音變得更純凈,每個聲部就剩下一兩個人,責任也更重了。」

為了確保安全距離,吹管樂演奏家與其他人之間須隔著一面透明螢幕,相隔兩米。笛子演奏家李浚誠打趣地說,就像要上戰場一樣,像是一道防彈玻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樂團陣容的縮減也讓向來擔任笛子二聲部的李浚誠獲得了在本次演出獨奏的機會,對他來說這是十分難得的磨鍊。

二胡首席朱霖受訪時說,過去三個月沒能回到音樂廳,他心裡感覺到壓抑難受,只有聽到樂音,生活才能回歸正常。排練下來,朱霖認為大家找到了與平日相比更特別的聲音,樂團陣容雖小,但是演奏家的音樂表達和音樂個性聽起來更清晰了,「在音樂上我感覺特別舒服。」

國慶線上音樂會由新加坡華樂團與《聯合早報》聯合製作,在華樂團提供的音樂視頻基礎上,早報團隊準備了近200張歷史照片,重新剪輯,用寫實的鏡頭語言點綴每一個時代瞬間,賦予音樂更豐富的敘事性。

演出將於8月8日(星期六)下午3時上線,觀眾可以免費在zaobao.sg,以及新加坡華樂團官方面簿、YouTube觀看演出。

記者:卞和

攝影:曾坤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565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