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作者 侯佩瑜
新加坡人煮出了、吃出了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除了與冠病疫情有關的消息令人振奮人心以外,似乎沒有別的。
在12月的尾聲,前晚捎來了一個好消息:
我國兩年前為本地小販文化申遺,終於成功了!

各大媒體以及國家領導人(包括部長和議員們)
前晚就開始就紛紛表示祝賀,內容大同小異:
在國人殷切期盼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IGC)昨天召開第15屆會議,在昨晚10時10分宣布把我國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中。
不過,對此項好消息,究竟有多少國人是真的引頸期盼呢?
又有多少人早已忘記此事?或者當初吐槽,如今覺得自豪?還是當初抱著質疑的態度,如今卻覺得不可思議?
別忘了想當年新加坡小販文化要申遺,本地小販還曾蒙查查地問道:
申遺是什麼?
我國2018年2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
李總理同年宣布我國要申請把小販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局去年3月提呈相關文件,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和全國商聯總會共同領頭。
共有42個申遺項目爭取列入今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其中25個項目獲評估團推薦。除了我國小販文化,今年成功申遺的還包括韓國燃燈會、羅馬尼亞的傳統樂隊、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的Al Sadu傳統編織技術以及塞爾維亞的茲拉庫薩陶器製作文化等。
超過460個項目已列入名錄中,其他較為人熟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中國的崑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尼西亞的蠟染技術,以及比利時的啤酒文化。
小販文化是我國首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項目。這也是我國繼植物園2015年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第二次申遺成功。
網民除了祝賀和感到自豪以外,不少也擔心小販文化「拿獎」後,小販中心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也有網民調侃說,小販中心的紙巾霸位文化是否也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有網友也給予忠告說,既然小販中心登上了「國際舞台」,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注意小販中心以及該廁所的整潔衛生,用托盤吃飯、自己丟用過的紙巾以及歸還托盤等。

一些網民也「照顧」對岸鄰居的感受,提醒大家別大肆慶祝,以免鄰居不高興。

無論你對這個「獎盃」有什麼看法,它的確給予這個曾經被人看不起的行業肯定,給予默默耕耘多年的小販們鼓勵,或許還因此有點自豪。
也無可否認的是,旅客來新加坡,小販中心是其中一個必到的觀光地點,就連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也不例外,七年前拜訪我國時也非常接地氣地去了一趟亞當路小販中心喝酸柑汁。
李顯龍總理前晚在面簿上寫道: 「我們必須對世世代代的小販致以最誠摯的謝意。沒有小販們付出汗水、辛勞,及他們對行業所做出的奉獻,我們不會有今天這份肯定。」


總理也曬出了自己在所拍的小販中心照片,並邀請國人本周到小販中心光顧,買自己最愛吃的食物來慶祝這個好消息,並讓大家拍照分享給他。
總理真的很會為小販們拉生意!
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接受《聯合晚報》採訪時說, 這次獲得認可有助在國際層面上,提升人們對本地小販文化的認識,大家應該都會感到自豪。
「小販付出心血精進他們的廚藝,為豐富本地的美食文化做出貢獻,這是給予他們的肯定。」
本地繪本藝術家阿果前晚也貼出了自己所畫的小販中心,並幽默地說:
「明早到小販中心喝咖啡烏,不知口感會不會更有分量?恭喜新加坡,更恭喜所有勞苦功高的小販朋友們!」

國家文物局、環境局及全國商聯總會昨天聯合發布文告說,「新加坡小販節」(SG HawkerFest)將從今年12月26日舉辦至明年1月11日。
國人到時可上網就如何進一步改善小販中心提意見,也能玩遊戲贏取「數碼獎牌」,以兌換餐券,到參與活動的29個小販中心消費。國人可上網(go.gov.sg/sghawkerfest)了解詳情。
配合這個來臨的小販節,下來也將舉辦關於小販文化的研討會,探討如何繼續傳承本地小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