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的退休生活:我為什麼選擇離開新加坡

2021年01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每日獅城,說出你的故事!

也許可以這麼說,每個人窮其一生都是為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地點和生活方式。

我和先生是93年來的新加坡,選擇在新加坡繼續深造,在NTU畢業後,就拿了新加坡綠卡。

2000年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們最後選擇離開了新加坡,提前開啟我們準備已久的退休生活。

對於我們這個家來說,在經濟上最大的支柱是我先生。跟他相比,我的薪水只是杯水車薪,不值一提。

他在新加坡曾經服務過的三家公司都是很有實力,薪資待遇和其他福利條件超級的好。

對於我們為何最終選擇回國退休,並且比計劃的提前了至少5-7年。我們也是願意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分享和交流。

在生活質量方面,我所生活的城市是蘇州一帶。在生活質量上,通過每年的探親之旅,有過比較清晰的對比。

城市整潔衛生

在城市的清潔衛生方面,新加坡的衛生整潔程度肯定是更好一些的。也許很多朋友都會質疑中國自然環境破壞的問題,不過,目前在我所生活的城市,確實看到了環境的進步。

總結是差距存在,但也不是特別大。與其他生活細節相比,我們也可以接受這一點的不足。

飲食文化豐富多彩

俗語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選擇一個地方留戀不去,也許更愛的是他的飲食。一日三頓對小老百姓來說是聊以慰藉的最好方式。

這些年在新加坡,也開起了很多新的中餐館,可是對於一個中國胃來說,這裡的食物不論是從食材的選擇和烹飪的水平和國內還是有差距存在。

在蘇杭一帶,除了西餐、日韓等國外菜系外,幾乎可以嘗到全國各大菜系,另外加上靠近沿海,鎮江一帶。海鮮的豐富程度與選擇面之廣應該也是不比新加坡遜色!

在飯店的性價比方面,除非是去五星酒店吃飯,飯店一律是沒有小費的,自然也沒有GST,而新加坡飯店加上房租和人工成本等原因,使得我們在新加坡工作時去飯店吃飯還是件小奢侈的事情。

居住舒適度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政策的確是吸引了眾多中等移民遷移到此,也是李光耀先生的遠見卓識。

不過在新加坡75%的人所住的還是組屋,也就是國內的廉租房,沒有小區設置、物業、保安等。

而且基本上沒有多少裝修。在蘇州新建的小區基本上都屬於新加坡condom的水平,包括游泳池、網球場等。

以我所住的小區而言,02年買進時每平米均價僅7000多元(現在已經是30000元了),環境很好,四季花開,讓人心曠神怡。

由於國內房價的上升,使得購房壓力增大。不過買不起還是可以租,雖然相對穩定性差點。

一個月拿出5000元作房租,也可租到相當不錯的房子了,全套家具家電,環境相信會比組屋好一些。

其實新加坡組屋的租售比更合算,但是房租高對更多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新加坡很多屋主甚至願意把自己所住一套房子內的一間房間對外出租。那麼跟屋主合租肯定會有各種煩惱,在蘇州,無錫一帶基本上沒有這一類的出租。

出行交通便捷

我們在新加坡的時候,公共運輸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地鐵縱橫、巴士遍地。

但是私家車實在是太貴。由於先天路面的不足,新加坡沒有非機動車道。

地鐵巴士再方便,同私家車的便利還是不能相提並論。基本上在蘇州無錫,或者鎮江揚州一帶買輛小車子算不得什麼大事。最便宜的10萬左右,就能上路了,並且不用再忍受颳風下雨帶來的不便。

而我先生更喜歡在天氣好的時候,短途騎電瓶車,沒有停車的麻煩。的確自行車是汽車的一個良好補充,新加坡不允許自行車上路也算是一個短板。

放眼望去,現在條件寬鬆的朋友都是看著奧迪、奔馳、寶馬。對於小康水平的家庭買一輛30-40萬左右的奧迪或寶馬,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客觀的評論,馬路上名車的數量,蘇州是多過新加坡的。至於在新加坡買二手車,或者買車貸款,基本上蘇州本地選擇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工作環境和機會對比

作為區域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工作機會顯然更多,待遇也更優厚。雖然更多的跨國集團把總部遷到了上海,但是新加坡作為東南亞中心城市的地位還是不容否定的。

不過,由於受限於自然條件,新加坡能夠發展的行業有限,基本上就是:金融、IT、航運、物流、石化...

相較之下,新加坡的工作機會基本上集中在企業方面,好像中國留學生在新加坡當公務員的沒怎麼聽說。

當然極少的同學拿到美國PHD後可以有機會進大學當老師。我們這屆最後進入NUS和NTU的大概就這麼兩三位牛人吧。

職場壓力

我先生在新加坡三家企業工作下來的感覺是,大家各自把事情做好就OK,職業道路中規中矩,但是飛躍式提升的機會少,能夠和本地同事深交的機會相對也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新加坡企業里的politics 也不見就少,只不過中國人基本上屬於說的多,做得少的。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機會參與派系鬥爭的,所以也樂得清靜。

在人際關係方面,由於到新加坡後,基本上交往的就是大學同學,加上工作後的同事。

和這裡的本地人都沒有什麼深交,能聊得來的基本上還是要好的中國同學。大家基本上在企業工作,也幫不上什麼忙的。

和本地人交往不深的原因,更多的還是因為文化背景的差異關係。

養老金的問題

對於養老金的問題,新加坡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看個人的CPF,有多少花多少,用完拉倒。占不了便宜吃不了虧,但是也談不到什麼福利。

在國內交滿15年的社保,在大城市每月能領取三千左右的養老金,加上基本的社保配置。應該說在沒有大病的前提下,有房一族的老年生活還是可以過得去的。

至於新加坡和中國哪種養老制度更好,恐怕是智者見智了,主要還是國情的不同。

社會認同感

說實話,在新加坡這麼多年,也沒把自己當作新加坡人看。事實上,本地人對中國人的歧視和反感,有人覺得嚴重,有人也覺得無所謂。

有一位大學同學,入籍後被公司派到上海工作,他兒子因為生在新加坡時已經拿了公民,現在上海只能讀國際學校。我問他,你兒子對新加坡有認同感麼?他只能笑笑說,我自己都沒有認同感,他怎麼會有?

現在很多同學選擇入籍,原因主要是幾方面:1 經濟上的,政府對公民的若干補貼;2 身份上的,出入境方便,可以比較容易去歐美發展。

至於歐洲我和先生都有去過,也沒覺得那邊人過得多好,加上現在經濟形式不好,本國人失業率都很高。

美國沒去過,不好說,金融危機前應該很不錯的。目前的情況是,我不少在美國的同學現在回國發展了。

回來的這些日子,生活過的還算舒適安逸。

我先生今年五十五已過,我也快五十了。因為這次疫情,我們也明白了很多,有些時候壓力是自己給的。人的生命本來就是有限的,活在當下才是最智慧的領悟。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