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齒貪
不齒貪,則是新加坡的公務員普遍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貪污是可恥的。 這要歸功於新加坡的廉政教育。
新加坡的廉政教育強調全民教育、早期教育 。新加坡廉政教育的對象不局限於公務員,也不僅針對成年人,而是面向全體公民。
新加坡公民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接受廉政教育。政府在中學普遍設立了廉政和反貪污課程,教材由貪污調查局統一編寫並規定課時,使青少年認識到腐敗是嚴重的社會罪惡。
針對社會的不同行業和不同階層,新加坡政府則有針對性地採取舉辦講座、展覽等,還會通過報紙、電視等多種媒體進行反覆倡廉的教育,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廉政文化意識。

新加坡貪污舉報與文物中心
對公務員的廉政教育則是通過定期的培訓來進行的,以此樹立和培養他們的廉政觀念。
新加坡專門設立了公務員學院,新招聘的公務員必須首先接受訓練,學習《公務員行為指導手冊》;新上任的公務員必須書寫本人宣誓書;在職的公務員每年都必須進行負債宣誓、財產與投資宣誓,以及至少10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參加反貪腐講座,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對高級公務員,貪污調查局將會通過邀請他們參加反貪腐座談研討會,以及送到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進行專題學習培訓的方式展開教育。
同時,新加坡在廉政教育上還十分注重道德教育。
通過中華傳統道德教育提高公職人員的自律能力,從思想上抵制、杜絕腐敗的念頭,樹立和培養廉政觀念。新加坡政府教導全民要中庸、團結、安分守己、克己奉公等。每年,政府都要發起「禮貌月」活動,各領域、各行業的所有公民都要學習和遵守禮貌用語和文明規則。
在從小到大的廉政教育氛圍薰陶下,新加坡公民對貪腐也貫徹了零容忍的態度。
很多公務員能在感知到對方賄賂意向時自覺嚴詞拒絕。2019年,新加坡13位身居要職人員,因拒絕賄賂受貪污調查局表揚。

2020年4月29日,新加坡貪污調查局公布2019年的貪污數據,數據顯示貪污案件持續處於低水平,當局在2019年共接獲350起舉報,比2018年的358起微減2%,這也是過去六年來最低的舉報數量。
接獲的350起貪污相關的舉報中,有34%,即119起個案被立案調查,比率創下五年新高。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貪污調查局局長鄧兆庭指出,新加坡在打擊貪污方面取得好成績,但大家不能鬆懈,不可讓貪污文化滲入我們的生活方式,破壞新加坡的廉潔與公平社會聲譽。
公眾拒絕貪污和舉報貪污的行為讓我們感到鼓舞,我們呼籲所有人繼續保持團結與警惕共同打擊貪污,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新加坡達到零貪污。
總結起來,新加坡之所以能在反貪反腐中立於不敗之地,保持政府清廉,成為眾多國家楷模,大抵有以下幾個原因:
政府對於反腐反貪的堅持與「零容忍」;
機構與立法的聯合作用使得反貪反腐的基礎設施齊備;
對所有貪腐現象一視同仁,必當嚴懲的堅決態度;
「高薪養廉」與「廉政教育」的積極推行。
這幾個因素就像廉政建設這個木桶的幾塊木板。有任何一塊短板,這個木桶就存不住多少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可以借鑑新加坡的成功反腐反貪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情況開展廉政建設,讓清廉的風吹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