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蔓延對世界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封城、停產、通行限制以及供應鏈中斷引起的多米諾效應幾乎波及到每個經濟體。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何鳴傑表示,很多深受疫情影響的國外企業盼望經濟能迅速恢復。在此環境下,今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對世界貿易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進博會是重振世界經濟的平台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執行總裁何鳴傑
何鳴傑談今年的進博會對世界貿易的重要意義
「越來越多的人對世界經濟前景表現出了擔憂,認為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打擊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希望,世界各國能夠通過合作贏得抗疫的最終勝利。而進博會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重振生產和消費的平台,為經濟注入活力。」 何鳴傑說道。
新加坡企業將再度參與今年的進博會。他表示,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將在本屆進博會中獲得16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展示新加坡的出口商品。事實上,早在第二屆進博會結束前,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就已經和進博局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表達了其希望參加下一屆進博會的意願。
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起,新加坡政府指定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帶領新加坡企業參加進博會。在過去兩年間,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帶領超過160家企業參展,參展企業在精準商務對接環節中簽訂了39個合作協議,成交額達4.12億新加坡元。「我們相信進博會將繼續成為新加坡企業向中國以及世界展示服務和商品的絕佳平台。」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表示,新加坡一直以來和中國保持密切的貿易關係。從2013年起,中國成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則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新加坡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東南亞國家出口至中國的商品服務總額為210億新加坡元,是2014年商品服務總額的四倍。
何鳴傑表示,新加坡出口至中國最多的商品包括機械、電子設備、化學製品以及消費品。「今天,我們的合作仍在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企業正進入中國服務業。新加坡企業在食品、醫療、教育和環保服務等領域的優勢專長與中國不斷增長的對高質量生活的需求具有互補性。」他說道,進博會正可以幫助他們擴大中國市場,了解中國消費者、經銷商以及合作夥伴需求。
除了進出口層面,中新雙方在其他項目方面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最新的合作項目包括一帶一路建設項目,以及雙方政府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隨著中新自貿協定升級談判於2018年11月結束,中新雙邊經貿關係也不斷深化。升級的中新自貿協定讓雙方在金融、電商、科技、文化、法律以及環境等領域的合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同時,這將加強雙邊的貿易投資。」 何鳴傑說。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也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認為中國採取果斷迅速的抗疫措施有效減輕了疫情的影響。何鳴傑認為,整個世界都在關注著中國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的情況,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不僅對中國自身,對世界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