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繁忙的中央商務區現在稍顯冷清,因為按照規定只有一半的員工可以到辦公室上班,所以公司會安排員工分成批次輪流上班,其他人則居家辦公。還建議員工每周一次在家進行抗體速測(ART)自檢。

從今年1月1日開始,沒有完全接種疫苗的員工禁止到辦公室上班,除非在指定診所做了抗體速測,而且檢測的結果只有24小時有效期。這也大大推動了民眾接種疫苗的進度。

新加坡在幾個社區中心設置了疫苗接種中心,可以自行選擇接種疫苗的種類。其中有輝瑞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也有科興和國藥的滅活疫苗


由於可接種疫苗的選擇很多,所以有不少人選擇滅活疫苗與mRNA疫苗混打。最新的專家團聲明建議,在接種兩劑科興或國藥疫苗後,注射一劑mRNA疫苗的人,應該在五個月後,接種追加劑;三劑都接種科興或國藥疫苗的人,應該在三個月後,注射追加劑。

之前在新加坡注射科興疫苗是需要自費的,從2021年10月開始,科興疫苗納入新加坡全國疫苗接種計劃,意味著人們可以免費接種
各國對新冠的應對模式是不一樣的,中國是零容忍,或者叫清零模式,新加坡也有一段時間是採用同樣的模式;現在的新加坡是與病毒有序共存模式,就是通過增強群體免疫,來減少病毒傳播範圍和減弱病毒影響;美國則是「自由民主」模式,病毒、謠言、愚昧和公民有一樣的權利,一切為了政治正確。
新加坡選擇共存模式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作為開放型經濟社會,新加坡不可能長期關閉邊境,而病毒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對疫情零容忍的政策取向在新加坡不可能長期持續。
新加坡只能在高疫苗接種率的基礎上,逐步取消社交限制,減少邊境管制並持續放開。但並不是說一下子就完全放開不管了,而是要在生計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衛生部長也承認,因為新的變種病毒席捲多國,新加坡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以謹慎和精細調準的方式,逐步重啟經濟和恢復更多社會活動。

從數字上看,新增病例已經從10月份的波峰下降到每天一兩百例。但是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輸入型病例呈上升趨勢。

但是新加坡還是會繼續沿著共存的方向走下去,總理李顯龍的新年獻詞里就明確表示:「只要奧密克戎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就會繼續以安全的方式和更多地方恢復跨境旅遊,與世界各地重建聯繫。」
新加坡的居民也逐漸習慣與新冠病毒共存,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分批居家辦公,在新的挑戰下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在努力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