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光譜號(Spectrum of the Seas)是目前亞洲最大、設計最創新的遊輪。(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
作者 宣萱
疫情期間大家都走不出國門。2020年底開放「無目的地」遊輪航程「後,不少人將「出國游」,轉為「上遊輪」。哪怕只是到公海繞一圈待幾天就回港,都讓人覺得解脫。
雖然促銷配套很優惠,但也有屢屢看到新聞報道說,遊輪離港後因出現有人感染冠病,必須提早返回,甚至引發他人感染,整船人一起隔離。因此雖然誘惑極大,始終還是不為所動。

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的海洋量子號(Quantum of the Seas)是在2020年10月,新加坡旅遊局准許的「無目的地」遊輪度假試航的其中一架遊輪。(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
不久前,我終於受不了廣告的誘惑,簽下了遊輪配套。
出發前,千擔心萬擔心,儘量不讓自己去人多的地方,以免不小心被感染。謹慎又謹慎,終於等到可以出發的那一天。
豈料,天不作美,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出發當天一早,兒子突然說喉嚨不舒服,低燒,幸好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陰性。
身為媽媽的我真的好為難。雖然此游兒子可以不參加,但一想到要把一個病人留在家好像有點殘忍,同時又擔心萬一不幸真的被冠病盯上,那該怎麼辦?
後來想了想,想開了。畢竟兒子長大了嘛,應該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兩天。
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決定按計劃出發。叮囑交代兒子一番、麻煩鄰居幫忙照看後,終於拖著行李和先生出門。
一路上,當我還在為自己果斷行動而感到自豪時,先生一直在腦海里反覆確認我們上船時該攜帶的東西。這時,他突然抬頭問我:
「需要帶護照嗎?」
我的天!我還真的不記得有護照這回事!不就是出個公海嘛,為什麼要攜帶護照?
眼看也不能調頭了,而且距離濱海灣遊輪中心也只差3分鐘,沒辦法我們只能先抵達遊輪中心後,再乘另一輛德士回返家裡取護照。

濱海灣遊輪中心。(海峽時報)
這一來一回,本來很輕鬆的旅程變得爭分奪秒,還沒上船就已經心力交瘁。幸好最後趕上船了。
登船後,因為還在新加坡水域,所以還可以上網,還可以與家人朋友聯絡。
過了幾個小時,船駛入公海水域,我就失聯了。
當然也可以付費續網,但我還是選擇失聯。那是一種勇氣,一种放下的決定。說真的,剛開始還會挂念孩子、惦記工作。一夜之後,我就適應了。
可能太久沒有出國吧,覺得樣樣新鮮。 上次坐遊輪是10年前,和現在很不一樣。
以前我們一定會帶上相機和紙版遊輪指南(遊船很大)。現在我們則是需要佩戴口罩,手機不離手,還要下載遊船手機程序作為指南。隨時隨地都得開著合力追蹤(Trace together),還必須隨身帶著船上貴賓卡。
如今上船後,全程都不需要用到現金或信用卡,因為信用卡已經綁定在貴賓卡里,很是高端。
遊輪公司在把控疫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人流管控、保持距離之外,就連廁所的門都特別安裝了能用手肘按的開關,不用推開或者拉開門,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碰觸的介面。而且船上到處都是免洗消毒液。
每位服務人員都盡心盡力讓客人感到愉快舒適。台上載歌載舞的表演,讓賓客開懷。在遊輪上,一點都不悶,節目排得滿滿的,任君選擇。

遊輪上載歌載舞的表演。(聯合早報)
我最喜歡的一個選項,其實是賴在床上或在沙灘椅上曬太陽、看日出、賞日落。雖說在家裡也能這麼做,但心情卻是大不同的。
很慶幸自己有機會再次出遊。哪怕只是短暫,也很高興看到新加坡的旅遊業再次被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