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給教師們漲薪了!
近日,有公告稱教育部屬下的教師和教育協作人員將從今年10月起獲得5%到10%的加薪。
這次涵蓋的範圍比較廣,獲得加薪的包括3萬5000名教師、1600名教育協作人員和800名教育部幼兒園教師。

這次的加薪是為了確保教師和教育協作人員的整體薪金配套具競爭力,讓教育部能繼續吸引和留住好老師。
其實這也是從側面反映出新加坡的教師行業人才流失嚴重。
教育部上一次調整教師和教育協作人員的薪金是在2015年;而教育部幼兒園則是在2019年才開辦。

大多數的教師表示對此期待已久,有些教師認為這或許有助於留住同行,但也有些教師表示,工作與生活平衡仍是問題。
新加坡公立學校的教師薪資水平與私立學校的差距越來越大。
多數教師都很高興將會加薪,但很多人認為,加薪幅度可能跟不上通貨膨脹。
如果每年的加薪幅度都有競爭力,可能會有幫助,因為目前教師每年的加薪幅度只有1%左右。
作為教育部教師的工作時間長、工作責任大,但教育部和私人領域的薪金差距越來越大,令很多教師都想要辭職。
近年來,教師的離職率上升,加薪或許有幫助,但工作時間長以及工作量大仍是問題。
學校人手短缺,教師們也不能就這樣把工作留在學校,不帶回家處理。對於已經離職的同事,無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是一個常見的因素。
「老師們都發現長遠而言無法應付,更何況如果你進入私人領域或改教補習,你可以賺得更多,也能享有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很多教育工作者對於辭職有所遲疑,是因為他們的技能在其他領域未必適用。
教師的工作量越來越大 工作越來越複雜!
多數教師的薪資跟其他公務人員不相上下,甚至是更高,但許多教師離開不是因為薪資,而是因為領著這份薪水需要應付的工作量。
無法平衡工作和生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問題。
加薪,從短期來看或許有效,但如果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對於教師的要求沒有改變,教師們仍會因為心力交瘁而離開。因為教師的工作量不僅越來越大,他們的工作也越來越複雜。

教師的薪資應該三五年檢討一次,而不是五年、十年才來檢討。
除了薪資方面的改善,行業內人士也呼籲為教師們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心理健康提供更多援助。
如果做不好這方面的平衡,未來教育行業人才的流失率會越來越多。
本地人力資源機構進行的調查發現,如果工作讓人無法享受生活,52%受訪員工會選擇辭職。
根據人力資源機構針對1000名本地員工進行的調查,18至24歲這個年齡層有56%會因此辭職,25至34歲這個年齡層則有57%,不過45至54歲這個年齡層就只有46%。
調查指出,年輕員工對於成功的定義正在改變,而較成熟的員工可能擁有更多財務責任,事業有成,因此較不會「冒險」換工作。

另一方面,41%的受訪員工表示,寧可失業,也不願留在讓他們不開心的工作崗位。在18至24歲這個年齡層,這個比率高達48%,比全球平均的33%來的高。
此外,80%受訪員工對於擁有靈活工作時間表示重視,不過只有60%目前擁有這個選擇。如果沒有靈活工作時間,41%的受訪員工不會接受這份工作。
也有77%員工對遠程辦公表示重視,但只有52%目前可以這麼做。42%的受訪員工表示,如果僱主不允許他們居家辦公,他們不會接受這份工作。
除此之外,44%受訪員工表示,如果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或世界有貢獻,他們不介意少賺一點。在25至34歲和45至54歲兩個年齡層,這個比率高達46%和47%。
從這個調查來看,本地員工對於平衡工作和生活是非常看重的,如果僱主或者相關機構沒有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就很難保持這個行業擁有良好的長期發展的優勢和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