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發展局過去四年建造了34間食肆,未來四年也會有多30間食肆完工,為居民提供可以負擔的食物。
本地目前共有772間由建屋局建造的食肆,其中400間為私人擁有,372間僅供出租給業者。建屋局會確保每個組屋區和市鎮都有足夠的食肆,以維持價格競爭力。

(圖片來源網絡)
四小販中心今年開業。 此外,全島共有超過100個小販中心,而政府也在建造更多的小販中心,四個小販中心將在今年開始營業,另外七個則在規劃或興建中。
淡濱尼21街第201座和義順81街第848座的兩間咖啡店相繼以4168萬元和4000萬元的「天價」易主,淡濱尼那間咖啡店就有攤主申訴,租金上漲近一倍,大喊吃不消。
但是,自1998年起,建屋局已經不再出售食肆,所有新建的食肆僅供出租,租約一般為期三年,業者之後可以續租。建屋局指出,這是為了避免投機買賣。
建屋局也指出,私人擁有的食肆是在買賣雙方你情我願的基礎上進行交易的。
建屋局在2018年推出「價格與素質準則」(Price-Quality Method,簡稱PQM),不再是價高者得,提供可負擔食物選擇的投標者可在素質方面獲得更高的分數。

(圖片來源網絡)
過去五年,建屋局出租的食肆租金中位數保持穩定。
但建屋局也指出,雖然攤位租金是食肆業者和攤主之間的私人協議,以合理的租金留住攤主,對業者的商業利益有利。
如果租金過高,攤主可以選擇搬到附近的其他食肆,導致食肆攤位空置,業者也需承擔存置成本。同樣的,攤主的熟食價格也必須參考附近食肆,才能吸引食客,保持競爭力。
建屋局會繼續觀察食肆業者的表現,並且確保有足夠的食肆,讓居民能夠繼續享有可負擔的食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