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多美歌附近的新加坡美術館 Singapore Art Museum (SAM) 大家一定不陌生。前天(1月14號),新加坡美術館的丹戎巴葛新分館(SAM at Tanjong Pagar Distripark)正式對公眾開放了。

新加坡美術館成立於1996年,裡面所擁有的東南亞當代藝術館藏,在全球首屈一指。不同於更偏向傳統的原館,新分館將會以更年輕、多樣、現代化的方式去呈現東南亞當代藝術,以延續SAM對東南亞現代藝術的發揚和傳承。
新分館的成立是新加坡人文建設的一個里程碑。
國際都市都在當代藝術方面都有代表性的美術館,如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古根海姆博物館、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等。
在藝術發展方面,新加坡雖無法與人文底蘊濃厚和歷史悠久的歐洲國家或中國相媲美,但這個公共當代藝術空間的建立,將能填補部分空白。該展館將通過東南亞視角呈現當代藝術。對東南亞地區藝術的認可以受到更多國際關注,也鼓舞更多本土年輕藝術家投入創作。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國會議員唐振輝參加了新分館的開幕典禮。在致辭中,他表示這是:「本地視覺藝術的里程碑。」
他也呼籲所有相關者應該多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加強與美術館的合作,將分館發展為更廣大的社群,和有趣的空間。他也希望能進一步將具有濃厚歷史文化的丹戎巴葛,打造成商業藝術區。
新加坡美術館主席鄭維榮也提到「希望美術館通過當代藝術發揮作用,將世界與新加坡聯繫起來。這些空間非常適合雄心勃勃的當代藝術展示。」該新分館接下來也會成為大型文化活動的舉辦地點,2022年度的新加坡藝術周項目也會在此展開。

新加坡雖然是人口僅有五百多萬的島國,但它在短短几十年間經濟高速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人文建設也沒有落下。此次新館的開放可以看作是新加坡本地藝術的一個新起點。小眾的藝術形式能被更多的大眾看到,也進一步奠定新加坡作為聯結東南亞與世界的藝術樞紐中心的基礎,讓世界看到新加坡對藝術發展的雄心。
展館共有三層,占地面積超3000平方米。一二樓面積超過兩千平方米,一樓包括兩個層高6米溫度控制的展覽空間,用以展覽大型裝置藝術和展覽,一個可容納100人的多功能展覽空間,和可以看到港口的飲食休息區。目前,泰國藝術家寇拉克里·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dachai的關於音樂、自然和後末日啟示的錄像裝置作品正在一樓展廳展示中。一樓另一個展廳在展出本地實驗樂團The Observatory的跨媒介展Refuse。三樓則的半開放空間是美術館和入駐藝術家的辦公室。

(圖源:moma官網)

新分館的開放也彌補了一部分原館因翻新閉館的空白。新加坡美術館本館的主樓原隸屬於1867建立的聖約瑟書院的舊校舍,採用了歐洲文藝復興風格,並在1992年被列為國家古蹟,後改建成新加坡美術館。從2017年開始,新加坡美術館閉館裝修翻新,投入近九千萬新幣,計劃於2026年完成,重新開業。

以後周末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開放時間:每日10am-7pm,除夕夜和農曆新年當天閉館。
地址:Tanjong PagarDistripark, 39 Keppel Road, #01-02, Singapore 089065
(以上圖源:新加坡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