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這麼一個特殊的傳奇人物。
他33歲才開始工作,在四處碰壁後選擇了在餐飲行業自己創業,但由於各種原因創業最後以失敗告終。在他46歲那年終成大器,開出十八廚,月賺500萬,獲得新加坡總統勳章,被各界譽為新加坡最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之一。
講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說了:這肯定又是一個普通的創業成功案例吧,小餐君你每天都給我們分享這些人的成功案例我的耳朵都聽到出繭了。
噹噹噹噹,這位同學,恭喜你——答錯了!
這位企業家雖然後來在社會上赫赫有名,但他的前職業說出來嚇死你們。這位曾經有著「輝煌」的過去,他手拿流星大砍刀,喊著響亮的口號,打架、偷竊、吸毒他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沒錯,他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古惑仔」。

01 古惑仔的前半生
在新加坡,沒人不知道這個黑幫老大的故事。
在餐飲行業里,大概沒有人會比他的故事更讓人血脈僨張。
這個人就是司徒保華。
「17歲開始坐牢,經歷黑老大的沉浮人生,我曾是個古惑仔」
「這十年間,進進出出多少次監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好像比回家還勤」
這就是司徒保華青少年時期最真實的寫照。

司徒保華出生在一個鴉片世家,父親是開鴉片館的。這樣的一個出生也註定為後邊他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從小就耳濡目染,幫父親送粉末的他,還是在17歲那年未能倖免,吸了一口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02 浪子回頭金不換
然而犯錯之人終有回頭之時。在最後一次入獄前,母親給他做了他最愛吃的煲仔飯,那頓飯他至今難忘。
母親邊看著他吃飯邊流眼淚,還沒吃幾口警察就當著他母親的面把他抓走,母親那一刻的眼神司徒說自己這輩子都難以忘記,可能就是那種欲哭無淚的失望,也是從那一刻司徒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浪子回頭金不換。「33歲成人,經歷三次失敗,可我還想重頭再來。」
「有的人18歲成年,有的人30歲成年,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成年,成年是我們學會擔當的那日起,而我成年卻是在33歲。」
1995年,33歲的司徒保華從牢里保釋出來,站在新加坡的街頭,這個從小被放養長大的孩子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美好,他發誓要好好的做一個普通人。

但世事總不會盡如人願,在出獄後,司徒保華也經歷了三次失敗:
第一次是面試失敗,司徒面試了6家企業,結果均因為他有過前科而拒絕他,這讓他明白社會對犯過錯的人並不寬容和友好。
第二次,司徒覺得上班的這條路行不通,那乾脆自己創業吧,他借錢買電動車,開始送快遞,並開了物流公司,前7年的生意都還不錯,後期卻遭遇了瓶頸。
第三次,司徒去土耳其做志願者,只要是他品嘗過的食物他都能最大限度的進行還原,這給了他很大的開餐館的信心。
為了能給像他一樣的「過來人」勞改犯們一個洗心革面的機會,他決定廣招一些像他一樣有前科的人,一度他的餐廳里80%的員工都是勞改犯。
但是他低估了人性的險惡,在這期間有人盜了保險箱,有人偷了餐廳的錢,有人把餐廳硬體搬到自己家裡,餐廳管理失控,最後只能以失敗告終。
但這些經歷卻並沒有讓司徒迷失,反而讓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這個世界也許並不給我們機會,但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33歲我還想重來。」
03 成功逆襲,不忘初心
2007年,司徒聽說遠在異國他鄉的英國明星廚師傑米·奧利弗創辦了慈善餐廳「15」,專門給失足邊緣青年提供職業培訓,讓他們有機會進入餐飲行業,而且做的非常成功,於是他一個人悄悄的跑到了英國,自己掏機票,自己掏食宿,經過軟磨硬泡,傑米才勉強留下他當起了服務生。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經過不懈的努力,司徒保華終於在46歲時獲得成功,開出十八廚餐廳,生意異常火爆。
談到十八廚餐廳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不設服務生,為顧客節省10%服務費。
司徒覺得,想要顧客去你的餐廳,你必須無時無刻的為他著想,實際上很多顧客是不喜歡支付服務費的,但餐廳的無奈又在於人工成本太貴。
所以,司徒的做法是餐廳里不設服務生,顧客需要把自己把要點的菜寫在訂單上,然後到收銀台付款,最後自取餐具,這樣就為顧客節省了10%的服務費。

2. 做無國界料理,以新穎奇特的菜品吸引人
過去司徒做的是中餐廳,發現客群很雜,也不容易賣上價。
後來他觀察到,新加坡旅遊業旺盛,每年都有大批遊客湧入新加坡。基於此司徒覺得可以從傳統中式餐館改成無國界的新奇特料理,比如餐廳的招牌「心臟病炒飯」,一聽就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

3.精細至極,以求最佳口感
司徒說:「靠販賣情懷,販賣同情,人家只會來吃你,但不會一直復購。想要顧客一直吃你,還是需要品質。」
所以,他對產品要求嚴格。經過很多測試,他發現64度是食用雞蛋的最好溫度,所以十八廚餐廳其中一道菜就是用64度去煮一顆蛋,以追求最佳的口感。

到現在,買菜這個環節司徒都還是要親自負責。
4.把前科人員比例從80%降到40%,掌握管理權
因為有了之前中餐廳經營失敗的經歷,很多人也勸過司徒要不要完全不招有前科的人員,但是司徒卻沒有同意。
他覺得主要原因還是有兩點:第一就是只要能好好管理,大多數人都是能做好的;第二點就是因為大家普遍會對這類型人群戴有色眼鏡去看,所以這部分人群的穩定性更高,性價比也最優。
每周每月,司徒都會對員工的個人品行及工作態度進行考核,致力於幫助曾經犯過錯誤的人士走上正軌,並且一直堅定著心中「把一個個前囚徒培養成專才,甚至是成功的企業家」的夢想。
到2012年的時候,司徒的18廚已經有了10家分店,餐廳每月盈利都在500萬元左右。與此同時,司徒還獲得新加坡總統勳章,被各界譽為新加坡最成功的社會企業家之一。

▲司徒保華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合影
04 總結
正所謂好飯不怕晚,是金子總會發光。司徒保華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餐飲創業不需要看背景、資歷以及學歷,只要你懷著一顆炙熱的心,成功就會向你而來。
從吸毒、囚犯、廚師到社會企業家,司徒保華也給我們很多餐飲人都上了一課:「人生的結局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哪怕是犯過錯,世界從來不欠我們一條出路,唯一能夠把握住出路的只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