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賣魚哥」啟發改賣海鮮 旅遊公司搶占先機疫中逆襲

Let's Go Tour Singapore創辦人羅介祥。(圖:陳良同)
冠病疫情對許多商家來說都是一場災難,但對本地旅遊公司Let's Go Tour Singapore創辦人羅介祥來說,這三年竟是公司自創立以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如今的規模比疫情前大了三倍。
旅遊活動自疫情初期就停步,羅介祥受「賣魚哥」王雷啟發,「轉行」賣起海鮮,卻意外發現新商機,開創出奎籠特色旅行團,占儘先機,公司不只在逆境中生存,還逆流而上,越做越大。
起早摸黑取貨 親力親為送貨
50歲的羅介祥本身是個導遊,2013年開始做騎行之旅,大約四年前開始全職經營旅遊公司。
在疫情前,除了腳踏車騎行之旅,公司也提供讓外國旅客學做本地菜肴的烹飪班,顧客群以歐美旅客居多。但當冠病疫情在2020年席捲全球時,各地國門陸續封鎖,旅遊業首當其衝。
回首2020年3月中旬,羅介祥當時收入歸零,不知道旅遊業何時才會恢復,他開始對前景感到有些擔憂。
同樣受疫情波及的歌台藝人王雷以「賣魚哥」直播主身份爆紅,給了羅介祥靈感。

羅介祥受「賣魚哥」王雷啟發,一度「轉行」賣起海鮮。(圖:Facebook/Under Da Boat Seafood Market)
羅介祥本來就是釣魚愛好者,發現朋友有買魚的渠道,決定說做就做,和友人在一個星期內就設立了賣魚公司Under Da Boat Seafood Market,在網上接訂單。

疫情初期,羅介祥早起抹黑到魚市場取貨。(圖:羅介祥)
當時,羅介祥凌晨4點多就得起床到魚市場取海鮮,送貨也是自己送,回到家大多已經是半夜。
「雖然賺不多,但至少可以補一點生活費,最起碼也不會每天發獃嘛!」
賣魚開創契機 開發新旅遊團
回想起賣魚的那幾個月,羅介祥說:「累歸累,但對我而言,這算是在我生命當中,發生過的一件最好的事情。」
疫情初期,不少深受疫情影響的旅遊業者轉行,得到媒體大篇幅報道,羅介祥也是受訪者之一。有讀者看了報道後,主動私信羅介祥。
「他問我,既然你是導遊、會開船、會釣魚、懂海鮮,要不你可不可以就幫我設計一個奎籠之旅。這就給我一個很好的點子,所以我就開始籌備。」

羅介祥從賣魚獲得靈感,開發了奎籠之旅。(圖:陳良同)
羅介祥接著向該潛在顧客報了價,但對方最後不了了之。
雖然這筆生意做不成,但他將奎籠之旅這個新項目發給新加坡旅遊局,讓當局幫忙宣傳,同年8月開始就有人報名。「慢慢在9月學校假期,就爆滿,這就讓我有了信心,覺得奎籠之旅可以做。」

羅介祥會開船,平時的奎籠之旅都是自己載客出海。(圖:陳良同)
敢敢賭一把 趁機吸納人才
羅介祥也在阻斷措施期間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正當其他同行都在裁員時,他反其道而行,做了增聘導遊的決定。
「很多人才,我在疫情前就想把他們吸引過來,那時他們在忙上班,很難召他們過來。後來機會來了,阻斷措施的時候,每個人沒有工作,所以我就去找他們。我跟他們說:我沒有辦法給你一個很正常的工資,但我可以給你一些些津貼,大家都有一些少許的補助。」
雖然無法開團,他和團隊每周都會在線上開會,未雨綢繆籌備新項目,所以當本地旅遊業重啟復甦時,他的團隊早已蓄勢待發,人手也比其他同行充裕,讓他占了市場先機。

羅介祥(中)與團隊去年獲新加坡旅遊局頒發"傑出旅遊體驗"等四個獎項。(圖:Facebook/Let's Go Tour)
生意有時像是一盤賭局,回首當時決定,羅介祥認為,或許這次算是他「敢賭」,最終也讓他賭贏了。
「那時每個月要付更多工資,都在『流血』,一直在等待旅遊業開放,也很擔憂,這樣一直『流血』,我也不知道我也可以流多久。」
所幸政府在2020年12月推出了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Rediscover)旅遊消費券,帶動了羅介祥公司的生意,他才放下心中大石。

Let's Go Tour Singapore的騎行之旅。(圖:Facebook/Let's Go Tour)
疫情教會我的事:不要停
疫情給不少人的人生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也讓大家上了一堂人生寶貴的一課,而對羅介祥來說,疫情教會了他什麼?
「疫情教會我,不要停。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停,只要繼續走,終究門會開!」
羅介祥如今對公司的未來相當樂觀,他說:「我覺得疫情改變了人們對旅遊的概念,以前看到很多人是參加旅行團、坐大巴士,走馬看花的行程,可是疫情已經讓大家不習慣跟很多人一起接觸。」
他說:「有人比較喜歡一個小家庭、一個小團隊一起出去旅遊,所以對我們這種深度旅遊的業者來說,我覺得這個市場,有得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