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阿嬤經營畫廊28年,近年生意下滑,加上遊客減少,決定10月結業,降價出售所收藏的近3000幅傳統水墨畫,其中一幅2萬5000新元(約8萬令吉)的水墨畫,只賣1000新元(約3200令吉)。
在新加坡東陵購物中心二樓經營冠華畫廊的陳姠融(70歲)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透露,她和丈夫是1994年在此經營畫廊,主打中國傳統水墨畫。丈夫去世後,她就獨自經營至今。
「來買畫的主要是歐美遊客,一些買來送禮,一些則是自己收藏,生意紅火的幾年裡,每天都有生意,當年也陸續在新加坡全島開了13家店,但近年生意越來越不景氣,就陸續關店,只剩最後一間。」
記者走訪畫廊發現,畫紙擺在桌面,還有部分帶框的畫作也立在地上和掛在牆上。這些水墨畫包括山水、人物、戰馬和書法等,甚至還有昔日新加坡系列和多張油畫。
陳姠融表示,這些畫都向中國各地訂購,早期生意好時每個月都會購入100多張,顧客也絡繹不絕。
她指年輕一代對傳統畫興趣不大,疫情也導致遊客無法入境,對生意造成致命打擊。
「現在每天幾乎一個顧客都沒有,即使今年全面開放後,也在網上打廣告,生意都不見起色,只好等租約到期後結業止損」。
陳姠融坦言,現在每個月都得貼錢付租金,也找不到合適的新地點繼續營業,只好結束經營了28年的生意。

冠華畫廊預計在10月結業。
對於結業的決定,她直言,如果生意好時被迫結業,她肯定捨不得,但現狀是在虧錢做生意,所以止損是首要考量,若沒有疫情,相信還會多經營幾年。
鑒於目前畫廊仍有近3000幅畫,她打算半價出售,其中最貴的一幅價值2萬5000新元,高180、寬130公分的人物油畫只賣1000新元,一些小張的畫作也只賣50到100新元(約160至320令吉)。
陳姠融表示,畫廊里的每張畫都是自己精挑細選,希望有更多人來買,讓這些畫有個好下家。若屆時真的賣不完,會考慮送給親友。
老顧客聽聞畫廊要結業後,特地來畫廊多買幾張,也紛紛感到可惜。
其中一名顧客受訪時表示,她上周六去畫廊參觀,發現很多不同主題且喜歡的畫,價格低廉,她選了大概20幅,並告訴店主,若到10月沒賣出去,就全買下來。
「我可能會送給搬新家的朋友,也可能自己收著,我也會聯絡一些開畫廊的朋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