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拜登前往日本訪問,一石激起千層浪!日本上躥下跳,在東海問題上和中國「硬剛」,加入「印太小團體」,還說要在本土布置核武器以求軍事保護!
而日本的這些行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拉攏日本等13國加入「印太小團體」
這就是美國所說的不和中國「新冷戰」?
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E),並在第二天和日本、澳洲、印度三國領導人舉行了「四國安全機制」特別峰會!
拜登向日澳印三國表示,要保護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穩定。此舉更是向外宣告:日本與美國的堅定同盟關係。
與此同時,美國和韓國確定將兩國關係由「韓美同盟關係」提升至「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係」,擴大自己的「印太小團體」!在首批參與的13個國家中,不包括中國。
昨天,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表示,美國將與中國展開有力競爭,但美國不會尋求「新冷戰」。
但美國式的競爭,難道就是借「經濟合作」之名,搞「小圈子」,行「排擠他國」之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沒有中國的聯盟
而且早在2020年11月份,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將「印太經濟框架」說得明明白白!
2020年11月,彭博創新經濟論壇視頻訪問人在採訪李顯龍時表示,拜登將會建立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
對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禮貌地表示希望與美國合作,但他緊跟著說道:
「我想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會排除其他國家的聯盟,尤其是一個沒有中國的聯盟。我想這不僅是新加坡和亞洲國家(這麼想),即使在歐洲,也有一些國家希望與中國做生意。例如,歐盟正嘗試與中國簽訂投資協議。」
面對一個沒有中國的「印太經濟框架」,李顯龍早就委婉的做出了回應!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
不與中國貿易會付出很大代價
前段時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日本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占比已增加,與中國有更多貿易往來是正常的,不與中國發展貿易會付出很大代價。
李顯龍總理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影響力不斷擴大,是幾乎所有亞洲經濟體的最大貿易夥伴。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各國不能不和中國做生意,並且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他還說,新加坡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還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
此外,新加坡今年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輪值主席國,李顯龍總理歡迎中國加入CPTPP。

日本「硬剛」中國東海
計劃增加國防開支、討論核保護
自拜登上位以來,日本就開始加大對東海議題的炒作,他們認為中國的過度開發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國家安全。
就在拜登訪日的前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藉機再次炒作東海議題!岸田文雄強硬地表示,中國開發東海的行動「不可接受」!並且日本政府已經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申訴!
岸田文雄還說,接下來或將宣布日本國防開支增加至GDP的2%左右,預計將和拜登討論「核保護傘」在內的軍事保護等內容!
或許是加入了「印太小團體」,給了日本很大的底氣,這次要鐵了心和中國在東海問題上槓。

李顯龍發表最新演講
台灣海峽、釣魚島、南海等問題
須克制以免事態升級
就在昨天,日本舉辦了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裡重新定義亞洲的角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受邀發表了主題演講,闡述了自己對於當今世界情況的看法!
在演講中,李顯龍表示,處理朝鮮半島、台灣海峽、釣魚島或中國南海問題,各國必須願意表現出克制,接受分歧,有所妥協。以避免因處理失誤引發事態升級和嚴重後果。

日本需思考如何處理過去
讓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自此了結
日本和韓國公開提出是否允許在國土上部署核武器,或甚至發展核武。
李顯龍在演講中表示,僅從個別國家的角度看,可能會陷入軍備競賽。各國需攜手合作,加強集體安全,在中美以及彼此有爭議的國家設立溝通渠道。
李顯龍總理強調,日本在區域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在全新的戰略環境中,日本應該思考如何處理過去,讓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自此了結。

中美競爭影響所有亞洲國家
對抗局勢已初顯
李顯龍總理還呼籲大家加強區域合作,形成一個開放的區域架構。但他也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
他指出,中美競爭正無可避免地影響亞洲所有國家。中美兩個具有重疊的朋友圈,讓其他國家可以同時和兩邊友好合作,東協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李顯龍表示,中美兩國的關係直接影響亞太地區的發展,近幾年中美對抗的關係已經在亞洲初顯。如果中美關係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將導致科技與供應鏈進一步兩極分化,甚至更糟糕。
對此,李顯龍總理呼籲擴大各國合作並共同繁榮的機會,減少局勢惡化甚至敵對的風險。

亞洲經濟前景可期
若不加強合作或將爆發戰事
在李顯龍總理看來,亞洲前景可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印度、先進的經濟體日本、穩步增長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東南亞!以及大多數年輕人的存在,讓亞洲充滿活力,蓄勢待發!
李顯龍總理在發言時表示,歐洲的經驗告訴我們,事態可能出錯,衝突可能爆發。未來幾十年,亞洲爆發戰事,是誰也不能排除的情境。
因此,亞洲國家須繼續努力,深化區域內國家合作,促進相互信任。如此才能最大化維持增長和發展積極勢頭。
李顯龍表示,其他國家也要參與維護亞洲區域安全。
他說:我們必須接受許多利益相關者都會參與其中,包括一些來自亞洲以外的國家。
爭取讓所有利益相關者,在本區域的權力和影響力達到平衡,不僅在亞洲國家之間,也包括其他國家,如美國、歐盟和英國,以推進更穩定、安全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