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9日都是新加坡人普天同慶,喜迎國家生日的日子。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之前,新加坡的先輩是在哪一天慶祝國慶日呢?
據《亞洲新聞台》報道,昔日的新加坡一度名為「新加坡自治邦」(State of Singapore),從1960年至1963年之間,邦慶日定在每年的6月3日。這是為了紀念新加坡在1959年實現自治的歷史性的一天。
1959年,建國總理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競選新加坡立法議院大選,在51個議席中贏得43席,取得壓倒性勝利。
勝選議員們在6月3日宣誓就職,這一天也是歷史上新加坡首次成立民選政府,以國家的姿態出現。雖然外交及國防等對外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控,但新加坡在內務獲得完全的自治權。
據新加坡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記載: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160萬人民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作為一個英國殖民政府下完全自治國家的人民,並將這一天形容為『建國』。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學副教授Albert Lau形容,這是新加坡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說:
實現自治權發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表明了新加坡仍需要進一步地推動,才能實現擺脫殖民統治的目標,獲得自由。
自1819年史丹福德•萊佛士爵士來到新加坡以來,新加坡已有200年的歷史。
今年為了紀念200周年,國慶慶典將重回市政廳附近的政府大廈大草場舉行慶典,主題為「我們的新加坡」。
新加坡獨立後的首個國慶慶典,於1966年在政府大廈大草場(Padang)舉行。
2015年慶祝獨立50周年,慶典回到這個富有歷史意義的場地,勾起了國人無限的回憶和情感。
今年為慶祝200周年,再次回到政府大廈大草場。
-- 新加坡的第一次國慶節是這樣的 --
1966年在8月9日,新加坡慶祝了她的第一個生日,這次為期一周的慶祝活動包括了一個大遊行,煙花表演,文藝表演和大型晚宴。
這實際上是新加坡的第二個國慶日,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分離。這一天,新加坡正式成為了有自己主權的,民主和獨立國家。

新加坡獨立之後的當務之急是要成為受到國際認可的獨立共和國,1965年至1966年,新加坡成為一些重要性全球組織中的一員,並在區域和國際上都被認定為獨立國家。並在其第一個國慶慶典(1966年)上接到了來自29個國家的賀電。
時間回到1966年8月9日……
1966年8月9日早上,新加坡的第一個國慶閱兵儀式在巴東舉行。約50萬中小學生聚集在學校聽教育部長的國慶獻詞,並在學校舉行升國旗儀式,唱國歌,舉行音樂會或展覽。

儀式於早上9點開始,新加坡的首任總統尤索夫·伊薩(Encik Yusof Bin Ishak)和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同其他政府公務員和特邀嘉賓坐在市政廳對面的看台上。首先奏響國歌,然後是總統軍禮和21響禮炮。
然後是90分鐘的遊行,參加的有23,000人,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這次遊行,由首次在國慶慶典上露面的人民國防軍(PDF)率領,走在最前面的是當時新加坡的四位部長。

緊跟著的隊伍是穿著各學校校服的來自馬來,中國,淡米爾和英語學校的學生,他們代表著新加坡的四大文化。學生隊伍後面跟著的是人民行動黨隊伍,其次是全國總工會(NTUC)隊伍。之後在鑼鼓喧天中迎來的是由當時最大的獅舞團帶來的舞龍舞獅表演。
遊行隊伍一路前行,有數千人加入了隊伍,之後在當天下午四點由中國商會主辦的煙花匯演在巴東舉行,當晚又舉行了第二次煙花匯演。有1000多人參加了當天晚上在總統府由總統伊沙克和第一夫人舉辦的雞尾酒會。

以軍隊和民眾隊伍遊行為特色的國慶日慶典活動,從1996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此外國慶慶典也包括雷射表演盛宴,煙花匯演和花車表演。一直到1975年,慶典都選擇在巴東舉行,1975年慶典被集中在13個中心場所舉行。
1976年,國慶慶典第一次在國家體育館舉行,之後除了1977年,1979年和1981年,慶典都在巴東或國家體育館舉行。2007年國家體育館關閉之後,國慶慶典的地址別選定在了濱海灣浮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