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8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
2018年會的新聞發布會上
發布了《競爭力報告》:

2017年競爭力前三位的經濟體
分別是新加坡、中國香港和韓國
(沒錯新加坡又拿了第一)
中國則是位列第九名

與2016年度相比
2017年度亞洲主要經濟體的
綜合競爭力排名相差並不大
說明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性
和連續性正在不斷增強

新加坡、中國香港
韓國和中國台灣的綜合競爭力
排名與2016年相同
依然是第1—4 位
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
紐西蘭、中國、巴林跟在後面
在2017 年度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中
名列第5—10 位


營商環境

新加坡、中國香港、紐西蘭、澳大利亞
喬治亞依然維持良好的營商環境
繼續位列前5位

基礎設施

早期發展起來的經濟體
大都維持了較高的基礎設施水平
巴林、中國香港
日本、新加坡、韓國
中國台灣的基礎設施狀況競爭力
繼續維持在第1—6位

經濟活力

中國、中國香港、科威特
卡達、新加坡阿聯、泰國
韓國、中國台灣、紐西蘭的整體經濟活力
競爭力排名第1—10 位

社會發展水平

日本、澳大利亞、以色列
中國香港、紐西蘭
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
卡達、亞塞拜然
在社會發展水平競爭力排名中
分別排第1—10位

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

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
以色列、紐西蘭
在這方面表現得相當活躍和高效
排名分列第1—5 位

和過去的幾年相比
這次的亞洲競爭力報告主要有四大亮點
1.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
亞洲各經濟體開始
初步享受到巨大的一體化紅利

2.亞洲整體競爭力增強
而且主要經濟體經濟形勢表現出
趨穩向好、穩中有升的特點

3.亞洲經濟體經濟社會發展的
穩定性和連續性不斷增強

4.各經濟體競爭力強弱有固化的傾向
但綜合得分之間的差距在變小

面對最近關注度超高的中美貿易問題
報告里明確指出
貿易保護不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
反而會限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亞洲開放型經濟體
需要規避陷入貿易保護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