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落成的國家傳染病中心,是新加坡這次防控疫情、隔離多數確診病例的重鎮。由於接觸的病例多,臨床主任蘇安·華素醫生日前首次向媒體披露了本地冠病患者的臨床特徵。
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本地病例中,有不少人發燒、咳嗽和腹瀉,但跟普通流感不同的是,這些病患不太流鼻涕。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華素醫生
據《聯合早報》報道,蘇安·華素(Shawn Vasoo,41歲)醫生透露,他們對19名參與調查的病患做研究,發現大約一半人的糞便里有病毒,對此他不感到意外。
他說,這個情況跟沙斯一樣,「沙斯時,一部分病患也是發燒咳嗽,有些人會瀉肚子。」
他強調,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還是呼吸道的飛沫。他推測,病毒可能通過消化系統或血液進入大腸。有些人即使糞便里檢出病毒,也不會有消化道症狀。在國家傳染病中心約三分之一病例有腹瀉,但腹瀉未必是新冠病毒造成的。

是否會有糞口傳染?
2003年沙斯期間,香港淘大花園的數百人因糞便傳播而感染。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這次也在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冠病毒。
華素醫生說,香港淘大花園事件可能是因為這個建於1980年代的公寓排污系統比較舊,馬桶抽水後,污水可能倒流,但新加坡的組屋廁所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他說,「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告訴病患,要蓋上馬桶蓋才沖水,因為糞便可能會出現病毒。」

有發病五天後才能確診
華素醫生透露,冠病患者跟一般感冒病患不同,不太流鼻涕,但箇中原因暫時不明。病患的普遍症狀是發燒,有的肌肉酸痛,有一小半出現程度不一的肺炎。
根據鍾南山團隊日前發表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調查,在1099個中國確診病例中,87.9%出現發燒、67.7%咳嗽,這些是最常見的病徵。
華素醫生說:「我們有幾個病患有初步病狀,如發燒和肌肉酸痛,但基因檢測查不出,等到第五天之後才查出。這是比較複雜的,並不是每個人一入院或一出症狀就能確診,所以得配合化驗報告、病患訪問、X光成像和身體檢查才能判斷是否感染病毒。」

有人同時感染骨痛熱症
華素醫生表示,本地有一名冠病病患同時查出體內有骨痛熱症病毒。他沒有透露這名病患的身份。他提醒這段期間生病的公眾,不要只關注是否染上新冠病毒,也要留意骨痛熱症和流感。
他說,就算一種檢驗結果出爐,只要患者的症狀和旅行記錄並不完全符合冠病特徵,就要想想是否有其他病情。
他說,冠病跟骨痛熱症的身體酸痛不太一樣。骨痛熱症主要是肌肉酸痛和頭痛,尤其是有眼窩疼或背痛。骨痛熱症不太乾咳、流鼻涕或喉嚨痛。
他表示,一般來說,5%到10%的病患體內會有多過一種病毒,除了流感病毒外,還可能有其他產生普通感冒的病毒,如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華素醫生表示,「染上一種病毒,不代表就不會染上另一種病毒或病菌,雖然機率比較小。如果忽略了骨痛熱症和流感,錯過了正確的治療,可能會鑄成大錯。」

目前預測趨勢言之過早
新冠病毒跟沙斯病毒基因排序有七成相似,但病情嚴重程度不太一樣。冠病的輕症病例較多,死亡率也比沙斯來得低。
對於疫情的走勢,華素醫生說:「新增病例是否會越來越少,或者會不會像沙斯那樣,過了幾個月,寒冬再來臨,病毒卻沒有回返?現在還言之過早,因為好些人症狀並不嚴重,可能會繼續傳染更多人,這反而意味著疫情可能持續下去。」
他說,「我個人覺得,封城和禁止中國人出境的做法難以為繼。當然所有人都希望中國的病例繼續下降。」

如何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華素醫生說,新冠病毒主要是飛沫傳染。病患咳嗽出來的飛沫(droplets)可噴到一米遠,如果被人呼吸進去,就會受感染。如果咳得比較強,飛沫可能噴得更遠。
對於有人問,吃火鍋會不會染病?他說,如果食物都煮熟了,應該不是火鍋的問題。火鍋的水蒸氣應該不會導致傳播,相信是大家坐得靠近,還是接觸得比較密切。
對於沒有症狀,會不會傳染?他說,可能性不是沒有,但目前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新冠病毒可能一個人傳給三到四個,應該是有症狀了,比如開始咳才傳給別人,但到底是哪幾天最具傳染性,目前還不清楚。
對於是否在出現症狀的第二周症狀加重?華素醫生表示,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多數人一個星期症狀就會消失。只有少數,大約兩成,會出現下呼吸道發炎,比較嚴重的還得住進加護病房。
但他強調,進了加護病房,不代表不會好轉。「我們就有病患在加護病房,安裝了人工呼吸器後情況好轉,呼吸管已經抽出來,我們也很高興。那些還在加護病房的人,我們也很關注,在盡力恢復他們的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