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達的新加坡,如何解決福利養老的困局?
新加坡的聰明人想出了絕殺的妙招,環環相扣,看似很好地將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一般來說,新加坡政府儘量減輕養老的壓力,有以下幾個措施。
一、新加坡人退休以後,最主要的生活開銷將來自年輕時候工作積攢下來的公積金。
如果沒有工作的家庭婦女,生活費就要分享老公的公積金或來自子女的供養,以及出租多餘的房屋換取生活費用。
二、新加坡政府總是很照顧的把掃廁所洗盤子,或者看大門的簡單工作留給老人們,讓他們還在有需要的時候,在有工作能力的年齡可以繼續賺錢過活。
所以,不管你出生在哪個年代,新加坡老人都有機會成為光榮的洗盤者一代。
三、如果年齡再大,活的太久問題就又來了。公積金用完了、沒房子出租、老得洗不動廁所了、萬一又得不到子女的照顧…..到那時怎麼辦?
不要緊,新加坡有聰明的政府幫你解決。
新加坡號稱是一個「人人有工作,人人有屋住」的國家。那麼退休之後工作雖然完了,不是還有屋子嗎?
聰明人就有了聰明的辦法。讓養老捆綁你的房屋,充分做到以房養老。
這不是讓你出租房子自己去睡馬路,而是政府用你的房子抵押,每月扣除你需要的生活費或醫藥費發放給你,扣完為止。
一套組屋少說30萬多則70萬不等,這筆錢用在公積金用完之後的老人身上大多數都是綽綽有餘的。這種方法講穿了就是賣房養老。
例如老兩口每月生活費外加醫藥和一些人力幫助費用大概也需要3000元左右,那麼一年就是大約四萬元,這樣的話公積金用完後如果再多活十年房子就歸政府了。
四、如果你能繼續活而不止,政府還會繼續對你發放一定的生活費,但此時房屋或許已經是歸了政府。
如果你繼續住下去就是租政府的房子,那麼政府是否會收取租金我就不知道了。
直到這時政府的恩澤仿佛開始劇烈發光了,終於等到了政府無私的幫助,雖然沒有多少人可以等到,但終歸會有人等的到,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在人生旅途最為艱難的時刻、在一生所有徹底盡光的時候,似乎福利社會來了!
無論如何,政府將避開過早和直接的幫助,就是不能讓這裡的老人成為懶惰的老人,要麼年輕的時候拚命干、要麼老來以後拚老命,去洗盤子、掃廁所,為自己掙錢籌醫藥費和生活費,總之不能給政府添麻煩。
個人認為:
一、第一點,是大多數國家都可以做到的,也是養老的基本制度。
二、第二點,倒是可以借鑑,優先給需要的老人有工作機會,也算是一種福利制度。
三、第三點,以房養老,這和新加坡的組屋制度息息相關,年輕的的時候基本能保證有房住,年紀大了還有保障,一舉兩得。
四、第四點的話,其實就是大部分國家面對的困局,如果在年齡過早進入福利養老的話,難免會出現養老金不足的狀況,而新加坡通過前3點來延緩政府出資的這個階段,的確是一個緩解壓力的好方法。
另外,還有如果可以鼓勵個人在積蓄足夠的情況下,提前購買商業保險來養老,那就更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