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裔陳之財的故事。陳之財曾是新加坡著名藝人,出演過多部影視劇,後來為了照顧家庭退出演藝圈,轉向繪畫創作。
2013年,陳之財創作了一幅601.255米的長畫《活在當下,珍惜現在》,創下「一人畫成最長畫作」的金氏世界紀錄。如今,陳之財擔任新加坡紅十字會大使,並積極行善。

陳之財(左一)與父母一起看家裡的舊照片。(新加坡《聯合早報》/龍國雄 攝)
文章摘編如下:
陳之財的父母是一對很有趣的「反差夫妻」。爸爸陳秋福很健談外向,習慣說華語;媽媽吳麗群較文靜內向,習慣說英語。居住在武吉寶美(Bukit Purmei)組屋的兩人,儘管平時溝通摻雜了各種不同的語言,但還是順利帶大了三個孩子。而對於「明星」兒子陳之財,兩老自小就給予了很大的自由。包括陳之財在繪畫上的天分,他們也是後知後覺的。
「坦白說,我不知道之財對畫畫那麼有興趣,想不到他畫得那麼好。小時候看他在一旁畫畫,我都沒注意,以為他在塗鴉,要不然就會送他去藝術學校學習了。」陳秋福說。
陳之財小時候,父母在保險公司當文員,上班時會把陳之財寄放在他外婆家。陳之財的外婆以前住在橋北路一帶的陳桂蘭街(Tan Quee Lan Street),樓下就是巴剎,但外婆不准他下樓,所以很多時候他就呆在樓上一個人畫畫。陳之財坦言,自己小時候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但家境不富裕,而繪畫反而讓他感覺擁有了很多。
「有一天,我在朋友家看到一個魚缸,覺得很漂亮,就回家把魚缸畫出來。奇妙的是,我放假再去朋友的家,他的魚缸已經破了,魚也沒了,但我的畫是永恆的。我要什麼就可以畫什麼,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物質需要了。」陳之財說。
1986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陳之財決定報讀演員訓練班,一年後出道。成為藝人改變了陳之財的一生,也影響了家人。「之財出現在電視上後,每個人都叫我『星爸』,讓我很不自在。親友都知道我是之財的爸爸,所以我不可以得罪人,怕影響之財的名譽。」陳秋福說。
進入演藝圈多年,陳之財曾「三進三出」電視台。他到中國發過4張專輯,也到越南、加拿大、好萊塢等地拍過藝術片,甚至還演過本地印度舞台劇,演藝經驗非常豐富。直到2000年,小女兒陳一心出世,他才下定決心離開演藝圈,當全職爸爸。
但幾個月後,陳之財發現家裡的財政開始入不敷出。最終,他決定一切歸零,開始嘗試繪畫工作,設計郵票,創作各類兒童繪本。如今,他離開演藝圈已經18年,投身創意工作,承接各種創作項目。2013年,陳之財創作了一幅601.255米的長畫《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更創下「一人畫成最長畫作」的吉尼斯紀錄。
2019年,陳之財擔任新加坡紅十字會大使已經10周年。這些年來,他積極參與宣傳捐血救人、社區服務等信息,也為越南病童和日本大海嘯災民籌款。對於自己的善舉,陳之財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
「我小時候看到他們很熱心,常常去中元會幫忙或者幫鄰居做事等。上一代的人都是這樣的,他們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認為這是應該做的,也並不覺得自己很偉大。」陳之財說。(黃少偉)
責編:李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