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上周,當地時間10月23日,英國警方發現一輛貨櫃卡車中裝著39具屍體!當時的初步報道稱,遇難者均為中國公民,包括8女31男。消息一出,震驚了世界!
隨後經過調查,案情出現了反轉。最新報道顯示,39名屍體中不完全是中國人,可能多數是越南人。越南人權組織也接到求助稱,多個越南家庭的家屬目前失去聯絡,下落不明。

根據案發現場調查,貨櫃內裝有製冷設備,英國警方判斷死者是因為在零下25度的低溫環境下停留過久,而被活活凍死。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的調查中。
該事件被懷疑是越南人在偷渡去歐洲的路上,遇難身亡。新聞剛出的時候,很多網友就紛紛表示各種震驚和不解,因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不比當年,人們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不應該再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去國外。還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講起了身邊人最早在國外的發跡史。
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小編在寫稿前大量查閱了相關資料,本想了解偷渡華人的傳奇故事,可越查越不禁感嘆,歷史上華人下南洋的過程簡直是一部心酸血淚史!

大家知道,在歷史上,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都曾造成幾次人口大遷徙。明清以來,隨著航海技術的進步和南洋商貿的繁榮,南方沿海各省的海外貿易和人員來往成為家常便飯。
往前追溯,早在明朝,就有一些人通過偷渡來到南洋,他們很多人是為了躲避在中國犯下的事,躲避明朝政府的追捕。

但下南洋的第一波高潮出現在明清到民國時期,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明朝時,人口迅速膨脹,政府又禁海、閉關鎖國,導致國際貿易受阻,漁民的生活非常艱難。明朝的口糧已經無法養活人口,人們吃不飽飯。在這種情況下,東南沿海的許多福建人、廣東人只能離開家鄉,出海往南尋求新的生路。
他們有的偷渡來到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等地,在這些地方耕作。
因為當時英國、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地區招募大量華工,也有很多人以勞工形式過去做工。
南洋地區是中國同東南亞周邊國家進行海上貿易的必經之地,人們對這一地區比較熟悉,也有很多人下南洋去做生意。

當時,下南洋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如果被抓住將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
早期的移民偷渡出洋時,整天擔心官兵和海盜,海上的情況又難以預料,帆船時刻都會翻船。華工也幾乎和奴隸沒有差別,飽受「豬仔頭」和「豬仔館」的虐待,被封禁在船艙內,條件惡劣,死亡率極高,販運華工的船隻被稱為「移動地獄」。很多人死在了路上,直接被扔進了海里。

直到19世紀中期解除海禁後,出國不再違法,更多福建廣東一帶的沿海居民下南洋。現在東南亞華人的祖先大多就是這時候遷移過去的。
當時在南洋的生活也非常艱苦,要麼割橡膠,要麼挖錫礦,要麼修鐵路,大部分都是外國人不願意乾的重體力活,人們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也僅僅得個溫飽。
早期下南洋的先民們以他們身上那種頑強拼搏的堅韌在當地討生活。他們飽受當地政府的排擠、壓迫。既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又忍受背井離鄉的孤寂。

他們開設同鄉會,互幫互助,很多當時下南洋的先輩及他們的後人抓住了時代機遇,聚集了大量的財富。
記得2008年時,有一部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橫空出世,引起收視狂潮,在新加坡紅遍了天,打破了新加坡長達15年的收視記錄。華人與當地原住民生下孩子,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他們的文化介於中國和馬來文化之間。

當年的那些在南洋地區的華人及後代現在已經完全融入了南洋的生活,他們中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豪、千萬富豪。對東南亞的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說,東南亞的近現代歷史是當地土著與華人共同書寫的。

你的祖先是什麼時候來到新加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