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新加坡剛剛從英國獨立,人均GDP就超過了500美元,是亞洲第三富裕的國家,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新加坡依靠狹長的馬六甲,人均收入水平迅速超過歐美國家。正所謂,三百六十行,唯有劫道的穩賺不賠。除油輪數量的幾何暴跌之外,一條經過泰國和緬甸的克拉運河早已在籌備中,只要假以時日,泰國和緬甸局勢平穩,這條距離更近、更安全平穩的運河,將會完全取代馬六甲海峽。

成也馬六甲,敗也馬六甲,新加坡恐怕要承襲「富不過三代」的命運了。隨著中東石油能源地位的下降、美俄石油產量急劇提升,往來新加坡的船隻數量將會在未來逐漸枯萎。而新加坡彈丸之國,此前攜富傲嬌,瞧不起周邊國家,很多家庭吃喝拉撒都靠菲傭,而周邊地區的發展也是靠新加坡人的消費。這種國家,讓他們彎下腰去賺體力錢和智力錢,不經過十年八年一代人新陳代謝很難改變,而6%的速度萎縮,十年八年就可以讓新加坡陷入混亂。另一方面,新加坡國內民族矛盾明顯,去年新加坡少數族裔馬來族平民之女哈利瑪根據其國內憲法,未經選舉上台,導致新加坡多數族裔的大遊行。文明程度已經如此之高,尚且沒有國家團結以及與少數族裔的彼此認同感,一旦遭遇困境,新加坡人必做鳥獸散。

海平面上升,加上此前新加坡盲目的填海造田,讓新加坡國境需要用護海堤壩阻擋。而現在70%的堤壩強度已經承受不了海平面的上升衝擊和腐蝕,這個因素將會給新加坡的消失帶來致命一擊。20年前太平洋島國諾魯人均收入世界第一,這些年磷礦開採完,迅速淪為最窮國家之一,而海平面上升,諾魯即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