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
一條起源於公元前2世紀、延續了2000多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各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中新友好關係大框架下,粵新交流合作穩步推進、勢頭向好。今年3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首站訪問廣東。6月25日,新加坡粵企座談會在新加坡拉開帷幕。面對新時代搶抓發展新機遇,廣東與新加坡將進一步加深互信與共識,推動兩地在經貿與投資等領域交流與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本次座談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貿促會承辦,廣東省駐新加坡經貿代表處協辦。來自廣新控股、中遠海運特運、珠江船務、美的電器、文遠知行、永道生態、盈科律所等22家粵企,三達國際、精工科技等14家新加坡華商企業代表和商會負責人匯聚一堂,暢談粵新兩地企業投資交流的相關情況,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為促進粵新合作建言獻策。

▲6月25日,新加坡粵企座談會在新加坡拉開帷幕
「走出去」拓展新布局
粵新貿易總額超1548億元
風起南粵,與新同行。粵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語言相通,合作歷史淵源深遠,成果豐碩。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廣東)和新加坡的貿易總額達1548.6億元,同比增長21.3%;2022年廣東吸引新加坡投資項目合同金額為340.34億元,同比增長13.39%,實際使用金額64.4億元,同比增長16.27%;2022年,廣東核准在新投資項目48個,實際投資額1.77億美元。今年1—5月廣東對新加坡進出口貿易達740.5億元,大幅增長50.1%,占中國對新加坡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2.8%。
相關報告顯示,新加坡在全球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三,已經成為廣東企業的重要投資目的地。華為、平安、微眾銀行、美的、文遠知行、歡聚時代等廣東知名企業都已先後在新設立分支機構,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座談會後,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接受記者採訪
座談會上,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表示:「2022年廣新集團境外企業營收530.35億元,利潤總額36.39億元。其中,新加坡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的橋頭堡和重要窗口,廣新集團旗下星湖伊品生物在新加坡設有全資子公司,出口銷售食品營養及胺基酸等產品。」對於接下來的布局,白濤介紹,下一步,廣新集團將堅持製造業當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化布局,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繼續加強在新加坡的業務投資力度。
廣東企業落地新加坡開展投資合作,為當地產業發展和社會建設注入新活力。據了解,美的在全球擁有約200家子公司、35個研發中心和35個主要生產基地,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的電器(新加坡)貿易公司總經理黃順亮介紹:「新加坡公司為當地創造了多種就業崗位,覆蓋財務、銷售、管理、技術等多部門,為員工提供了多樣化的職業發展機會。與此同時,美的通過納稅捐贈等方式進入當地政府財政系統,支持教育、醫療、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為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文遠知行(WeRide)新加坡公司總經理許開新表示:「去年9月,文遠知行成立新加坡公司,公司致力於把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出海到新加坡和東南亞進行落地部署,測試運營並最終實現規模化、商業化運營。」據介紹,去年11月,文遠知行與新加坡當地最大的公共運輸運營商SMRT下屬子公司Strides簽署合作備忘錄,預計今年8月份,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小巴車將在南洋理工大學的校園裡測試運營。
「引進來」瞄準新風口
醫療科技AI熱度攀升
粵新合作,是一場高質量的雙向奔赴。
新加坡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國家,不僅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更是重要的國際商貿和交通樞紐,吸引了7000多家跨國公司營運機構,其中地區總部4200家,金融、航運、科技、數字經濟、先進位造等都處在世界前沿。
近年來,中國(廣東)與新加坡在廣深等地建立起示範性、前沿性合作成果。其中,中新廣州知識城被稱為「新加坡來華企業投資首選地」,有利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助力「引進來」戰略並服務拓展全球市場。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會長、精工科技集團主席陳展鵬會上介紹:「製造業在新加坡GDP的份額約為22.3%,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為新加坡製造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平台,作為最早開放的省份,廣東的市場環境對新加坡企業具有強大吸引力。」
對於粵新企業合作前景,陳展鵬表示,希望在ESG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源發展、製造業國際化和新科技等領域與廣東密切合作。他認為,廣東的先進位造技術、綠色能源和中小型企業發展,對新加坡製造業的未來有重大意義。
陳展鵬透露,近期將組織商團前往廣東實地考察食品加工、醫療科技、AI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廣東是新加坡在中國重要的省級經貿合作夥伴。新加坡企業對廣東總投資一直保持著10%的強勁增長。」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表示,「2023年在高端製造、生物科技、智慧財產權、跨境金融等領域,雙方也尚有大量合作機會值得挖掘。」
創辦於1996年的新加坡三達集團董事長藍偉光在會上表示,「科技創新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像膜技術這樣的創新科技的開發應用,更加有利於提高廣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至關重要,「儘管新加坡的科研投入管理潛力、創新能力、世界領先,但是在應用場景市場空間,廣東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應用性。」

▲部分參會企業家代表合影留念
會上,廣東省駐新加坡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許會英,分享了近年來代表處在促進粵新兩地企業交流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據介紹,代表處於2013年11月在新加坡正式掛牌成立,是廣東省貿促會在海外設立的第二個代表處。設立目的在於促進中國(廣東)和新加坡之間的經貿合作,發揮窗口、橋樑、協調、輻射和服務等功能,為廣東招商引資和引導廣東企業走入新加坡服務。
激發新動能
粵新合作前景廣闊
近年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粵新兩地企業如何更高質量地實現「走出去」與「引進來」的交流合作?參會代表就企業發展情況紛紛建言獻策。
會上,許會英提到,計劃組織新加坡企業家代表團多走訪大灣區重點城市,增強對國內產業規劃、稅收政策、跨國人才等營商環境的了解。
許開新則表示,希望帶動更多的相關企業,廣東特別是廣東企業到新加坡做綠色發展,也希望促進粵新經貿合作進行明確規定。
白濤就自身企業情況,勾畫了合作發展前景。她表示,集團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加快構建建設「3+2」業務板塊。
廣東省貿促會副會長姚信敏表示,近年來,中新關係蓬勃發展,為地區國家樹立了標杆。廣東省貿促會高度重視促進中國(廣東)與新加坡的貿易投資合作,先後在新加坡設立經貿代表處和粵商會,積極推動廣東與新加坡的經貿交流,為兩地企業搭建平台、創造商機,助力兩地工商界共贏發展,為兩地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共贏未來,本次經貿合作交流會將開啟粵新合作新篇章,進一步助力推進粵新經貿深度融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