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大規模取消offer一事引發熱議。

不遠萬里,拖家帶口,以為到了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就能夠告別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晝夜辛勤,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但沒想到的是,剛下飛機,最先收到的卻是offer毀約的消息。
網名為「林戈在冰島跳舞」的用戶在脈脈上發帖,稱自己剛落地新加坡,就收到了Shopee的毀約電話。據其表述,自己在飛往新加坡入職前還曾收到shopee.com郵箱的歡迎郵件,但在其和家人落地新加坡時卻接到了offer取消的通知。

這是近期不少Shopee准員工正在經歷的真實事件,有些人甚至已經在新加坡當地租好了房子,結果被突然告知之前已經發放的offer將回收,「落地就失業」的段子變成了現實。
同期多起「工作被取消」案例
遭遇上述境況的Shopee准員工並非少數,林戈所在的兩個維權群,目前已經陸續加入超過60人和200人。僅校招應屆生,能確定的就有另外6人被毀約。
林戈講述,他是5月初在網上投遞的Shopee新加坡總部的社招崗位,後又經過兩個月的面試流程,在7月初左右拿到錄用通知。「因為就業的大環境嚴峻,為保險起見,我特意等到Shopee和我簽訂了電子合同並為我辦理好籤證後才從原公司離職。電子合同上寫了員工的入職安排、福利待遇以及員工的權利和義務,但並沒有標明賠償一類的問題。
對於上述取消offer一事,Shopee回應稱:」由於Shopee部分技術團隊的招聘方案調整,一些技術相關崗位被關閉。我們正與相關人員持續溝通,會盡最大努力和支持幫助其妥善過渡。」
猩猩姐了解到這些被毀約的崗位主要是Shopee在新加坡設立的崗位,崗位則多集中在算法工程師等後端崗。
新加坡職場無法接受996文化
作為全球跨境電商巨頭,Shopee在近些年來不僅業績增長迅猛,對於國內網際網路人才籠絡也極為大方,由於其總部位於新加坡,海外公司的背景也讓不少國內網際網路從業者心嚮往之。
比起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海外頻頻掀起熱潮之時,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職場文化在對外輸出的過程中,卻經常遭遇水土不服的情況。
有著大量中國背景的Shopee也並不例外,在不少中國高管空降至管理團隊之後,一些國內習以為常的加班、績效改革等措施也被帶到了新加坡,這曾引起過不少本地員工的反感。
比如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經常奉行的OKR考核方案,在海外員工看來並不具備科學和公平的的基因。
一位Shopee新加坡職場的技術人員曾對媒體表示:「我能理解公司規模變大後需要有統一的績效考核體系,這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但Shopee的OKR衡量標準完全由管理層主觀臆斷,這就變成了控制人的手段了」。
事實上,這種跨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水土不服,不僅僅是Shopee一家公司所面臨的問題,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在向海外進軍時,也都曾遭遇類似問題。
據《金融時報》的報道,短視頻巨頭TikTok在英國的直播電商部門,員工因為無法忍受每天超過12小時的工作時間,竟有一半的部門員工都提出了辭職。
而在國內,這種996的工作強度,在某段時間甚至都是各網際網路大廠的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當地員工極度反感的中國式工作,極為容易拉低中國出海公司在海外當地的印象分,降低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口碑。
而此次Shopee的offer毀約事件,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這種負面印象。
這次遭到offer毀約的有一些還是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生,而其目前的賠償措施是給予求職者一個月的工資補償外加前往新加坡花費的成本和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