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豬還長著沒退化的獠牙(攝於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
根據統計局發表的資料,豬肉是我國的首選「紅肉」,每年輸入的豬肉幾乎是牛肉的4倍。豬的用途很廣,可以說全身都是寶。生豬除了提供可被食用的豬肉外,其他部分也可用在食品加工、醫藥美容甚至工業上,所以養豬也是經濟效益比較高的行業。
在獨立以前,新加坡幾乎每個鄉村都有豬農,村裡的豬只也可以自由走動。我就讀的紅山「更生學校」就離一個豬圈不遠,有時校門沒關好,就要和老師一起把豬趕離課室,逐出校園。我國在1974年把養豬業全集中在北部的榜鵝,以前全國約有71.5萬頭生豬,分散在約1萬個豬圈,本土養豬業到了1989年後就完全被取締了。自獨立到現在,與我們關係密切的生豬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至少五次的「驚魂」和困擾。
山豬入侵組屋區
我們現在食用的豬,與被馴服後養殖的野豬(或稱山豬)外貌上最大的不同是:山豬仍保留了那有點兒駭人的獠牙,不過基本上山豬還是「害羞」怕人的動物。今年3月,突然有山豬「入侵」組屋區,還弄傷了居民,在小獅城引起了一陣騷動。這是最近豬類在小國引起的「恐慌」。

▲山豬的出現已越來越普遍(攝於武吉知馬路上段)
記得上世紀80年代,還不時可以嘗到山豬肉,一般上都是滷味,以減輕它的腥騷味。山豬瘦肉多,少油少脂,吃起來少了添加膽固醇的「罪惡感」。近二十多年來已沒法在本地吃到山豬肉,更少聽過山豬在島上出現。可能因為近年來我國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所以開始有早已絕跡的動物如山豬和水獺在我國重現。山豬繁殖力強,可惜它們不比水獺萌態可愛,所以據報道那隻傷人的山豬最終被圍捕和人道毀滅。這事件也令有關當局開始要用「科學手段」監控山豬的「豬口」。
此「株」非彼「豬」
從2020年開始,我們又受到了另類「豬」的困擾了。那是2019冠狀病毒帶來的一波又一波的「變異毒株」的攻擊。雖然此「株」非彼「豬」,不過乍聽之下也免不了會被混淆。
當原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後開始複製時,可能是缺乏了「品質管理」機制,所以不能確保每個複製品都100%相同,產生出不一樣的「複製品」的過程稱為突變(mutation),突變後的產品就是病毒變異株(variant)。在眾多的病毒變異株里,那些「遺傳」了原病毒,具有原病毒相似的毒性又再次傳播的,就是要特別「關注的變異株」(VOC,Variant of Concern)。如果變異株里有與原病毒不同,而又能自成一體且能再大量傳染的就算是新「病毒株」(strain)了。兩年多來全世界已經歷了從阿爾法(Alpha)到德爾塔(Delta)到奧密克戎(Omicron)等的病毒變異株之苦,目前奧密克戎又有「亞型」變異株被列入受監測名單,看來這些「株」還會在我國陰魂不散好一段日子。

▲病毒到「毒株」的突變
生豬引發的橙色警報恐慌
自從2003年被非典型肺炎SARS「突擊」之後,我國衛生部制定了一個簡稱為DORSCON的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用綠黃橙紅四種顏色代表疾病的嚴重性、爆發度和對生活的影響。我們經歷過「2019冠狀病毒」的橙色警戒期,第一次拉起橙色警報卻是在2009年,是因為生豬的問題。
2009年全世界爆發了一場,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發的瘟疫。病症比過去的流感嚴重,死亡率也高。最可怕的是人類沒有對抗它的疫苗或先天性免疫,是個新的變異毒株。流感除了可以人傳人,它也可以通過生豬傳播,所以聯合國把它定名為「豬性流感」(Swine Flu)。我國從2009年4月30日宣布進入橙色警戒,一時人心惶惶,還好11天後我們退回黃色。最後統計,我國共有約41.5萬人被感染,18人不治身亡。
又是豬豬惹的禍
時間往後再倒退約10年,有一名生豬屠宰場工作人員在1999年的三月染病。開始還以為是由蚊子引發的日本腦膜炎,但消毒防蚊後也不奏效。陸續有與生豬接觸過的工人也被感染,病情越來越嚴重。後來才發現當時在馬來半島發生了一場豬瘟,是由類似從蝙蝠身上的亨德拉(Hendra)病毒變種引發的,後來才被命名為立白(Nipah)病毒。
原來早前有一批已染病的生豬被運到新加坡,工人在不知情下接觸了病豬所以被感染。我國當機立斷,全面禁止活豬從馬來西亞進口,並徹底清洗消毒屠宰場。我國也同時禁止豬血入口,因為立白病毒可通過豬血傳播。這禁令一直維持到2017年,才再開始從砂勞越進口生豬。立白病毒感染了11個新加坡人,其中1人死亡;在馬來半島則有130多人被感染,69人死亡。
這件事嚴重影響了豬肉的供應,我國於是在印尼的布蘭島(Bulan)開闢養豬場,也同時鼓勵國人接受冷藏(chilled)和冰凍(frozen)豬肉。

▲新加坡在布蘭島的養豬場(圖源:Melayupedia.com)
生豬為「科戎」背黑鍋
那是在我國獨立初期,有媒體在1967年10月29日報道有人因為吃了豬肉染了科戎(Koro)病。Koro在爪哇語有烏龜的意思,也就是說病發時生殖器會如烏龜頭一樣縮入體內,甚至致死,這病在中醫里有個名稱叫「縮陽」。消息一傳開後,發現了更多的病人衝去醫院求醫,在11月3日還創下了單日97宗的記錄。那時剛好發生了豬疫病,全部生豬都要打預防針,國人對預防針的概念和認識不足,於是謠言滿天飛,沒人敢吃豬肉,連原產局出面闢謠也無濟於事。幾天後多位醫生和衛生部長通過電視和媒體安撫民心,疫情也緩和下來。到了11月底,Koro症就消聲滅跡了。

▲中英報章為縮陽症闢謠(圖源:國家圖書館)
事後醫藥界對Koro做了徹底調查和報告,整個月來共發生了469起病例,基本上全都用安慰藥或無藥而愈。患者97%是男性,其中95%是華族。其實Koro是「心理病」,也就是因為害怕而嚇出來的「癔病」。報告還記錄了有些病人用紅線或筷子,甚至一些器具綁住,或媽媽用手緊握兒童的那話兒去求醫的趣事。後來還有美國醫生用這件事炒作出書。這次可以算是生豬為「烏龜病」背了黑鍋的一件「國際大事」。

▲有關Koro事件的書(圖源:Amazon.com)
近年醫學界發現豬是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除了它們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與人類相似之外,豬的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組的距離更優於小鼠的基因組,所以更適合於器官移植和相關醫療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最近在美國成功移植了豬心的病人還活了兩個月,丹麥的科學家也發現豬只特別多話也愛用多種聲音互相交流,於是開始了「豬語」的研究。假以時日,可能我們會對生豬有新的了解和突破,為人類醫學界帶來新的希望。
(作者為本地電子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