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數據
儘管2018年前三季度
東南亞GDP增速屬於
世界各大區域裡增長較快的
然而在東南亞各國里
新加坡竟然
拖
了
後
腿

GDP是啥?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2018年前三個季度
東南亞國家的GDP平均增速
都超過了4%
然而新加坡卻只有3.6%
在東南亞主要幾個國家中
墊底!
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GDP同比實際增速 越南 6.98% 菲律賓 6.3% 印尼 5.17% 馬來西亞 4.7% 泰國 4.3% 新加坡 3.6%

其中表現最亮眼的是越南
GDP增速高達6.98%
比中國的數據還好
(中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8%)
很多投資者也認為
越南有希望在未來10-15年
經歷中國此前的經濟爆炸式增長
因此大量的國際投資者
湧入了越南市場
挽尊的時間到了……
新加坡GDP增速
趕不上周邊國家
倒是情有可原

畢竟新加坡是整個東南亞
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認定的唯一已開發國家
人均GDP早就超過了5萬美元
是亞洲地區最高的
讓我們看看2017年
這幾個國家的人均GDP
2017年人均GDP(美元) 新加坡 US$58.665,00 馬來西亞 US$12.192,00 泰國 US$5.952,00 印尼 US$3.625,00 菲律賓 US$3.476,00 越南 US$2.458,00
大家可以看到越南的人均GDP
是這幾個國家是最低的
不到新加坡的二十分之一
顯示上升的空間還很大
OK墊底情有可原
那麼
新加坡的經濟趨勢如何呢?
讓我們再來看看
2018年新加坡前三季度
各季度的GDP同比實際增速
新加坡2018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實際增速 第一季度 4.4% 第二季度 3.9% 第三季度 2.2% 前三季度平均 3.6%
從4字頭掉到3字頭
再掉到2字頭
……
三個季度的GDP增速
呈下降趨勢
經濟趨勢似乎不那麼樂觀

其實根據前兩天新加坡貿工部
公布第三季經濟調查報告預計
而今年經濟預計增長3%至3.5%
明年經濟增長介於1.5%至3.5%
沒錯!
預測明年新加坡的經濟增長
會比今年來得更慢
原因有二
1
貿易糾紛
美國和主要貿易夥伴間
的貿易糾紛可能進一步升級
導致全球企業和消費者信心急劇下滑
進而使得投資和消費開支下滑
衝擊經濟增長
2
全球金融市場收緊
全球金融市場收緊的步伐比預期快
導致資金從新興市場無序外流
使到一些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出現疲軟
尤其是債務水平高的經濟體
具體到新加坡經濟的各領域

預計製造業和外向型服務領域(出口)
將放慢增長

但其他服務領域
如信息與通訊、教育、保健
和社會服務業預計保持穩健
建築業情況也預計會有改善

貿工部常任秘書羅錦賢說:
新加坡下半年的經濟增長
比上半年來得慢
主要因為新加坡兩大最終需求市場
美國和中國的增長預料會放慢

中國方面
明年,對新加坡的貿易和
旅遊業增長放緩

美國方面
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放慢
財政刺激政策的效果會減小
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局進一步加息
說到底都是貿易戰的影響

貿易戰對新加坡出口有直接影響
對供應鏈有間接影響
但最讓人擔心的是
貿易戰對整體市場信心的衝擊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
預計明年新加坡經濟增長2.7%
宏觀數據都在這裡了
那麼新加坡經濟放緩
我們能感受到什麼呢?

漲薪幅度小
ECA發布了最新的報告
明年新加坡薪水漲幅約2.6%

在全球排12位左右
不敵中國/越南/泰國/韓國/印度
等其他亞洲國家
甚至排在了第九位馬來西亞後面

公共運輸漲價
新加坡公共運輸理事會
在10月30日發布了
2018 FARE REVIEW EXERCISE

《2018車資調整方案》
從2018年12月29日起
地鐵和巴士整體車資將上調4.3%


失業率處於高點

新加坡2018年第三季
共有2500人被裁退
比上一季的3030人少了530人
也比去年同期的3400人少許多
另外整體失業率上升了
0.1個百分點達到2.1%
居民失業率則保持在2.9%
公民失業率也維持在3%

2018年7月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進行重組
導致本地至少200名員工被裁退

今年10月電信公司星和Starhub
宣布將裁員約300人
並將助遭裁員的員工
接受再培訓和轉職

各組擁車證價格下跌
因為擁車證的競價使用
網絡公開競投系統
擁車證價格高低可以說是
判斷經濟好壞的晴雨表

擁車證價格從年頭一路滑落
如今差不多「便宜」了三到四成

這些新聞都讓人聞到一些
經濟不景氣的味道?
作為草民我們怎麼辦呢?
捂緊錢包謹慎觀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