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車資調整方程式,今年車資可允許上調的頂限為12%,加上去年還未用到的10.6%漲幅,車資最多可調高22.6%。(檔案照片)
凍結公共運輸車資不無後果,延緩的漲幅也無法貿然消除。這些民粹主義的措施,將導致資金缺口隨時間進一步擴大,政府須給予公交業者更高的補貼,最終由這一代和下一代的納稅人承擔。
交通部代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星期二(10月3日)在國會答覆數名議員針對公交車資的詢問時指出,暫時凍結車資或消除延遲的漲幅,將影響公交系統長期的可靠度和財務可持續性,不利於新加坡和新加坡人。
徐芳達說,車資調整方程式反映了能源成本和薪資等我國經濟的實際成本增長,凍結車資或消除漲幅不代表運營公交系統的成本會憑空消失。
他提出,如果要求公交業者承擔這些成本,必須考慮到這如何影響業者的財務可持續性,進而影響他們提供方便及可靠服務的能力。
反之,納稅人就得承擔更大的成本負擔,以永久為公交業者提供更高額的政府補貼。
根據車資調整方程式,今年車資可允許上調的頂限為12%,加上去年還未用到的10.6%漲幅,車資最多可調高22.6%。為減輕對乘客的影響,公共運輸理事會僅批准整體車資調高7%,未用的15.6%漲幅將留待以後車資檢討時考慮。
徐芳達強調,公交理事會將繼續確保每年車資調整後,乘客仍負擔得起,並在有機會時,考慮能否降低延緩的車資漲幅,逐步縮小資金缺口。
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布的2022/2023年報顯示,巴士和地鐵合約2022財年的車資收入達8億4100萬元,同比增長近三成。這也接近冠病疫情前2019財年的8億6200萬元。
巴士和地鐵合約2022財年的營運開支增加7%,達23億4700萬元。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