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央區零售空間的租金和價格第二季雙雙回彈,均環比上升0.3%。分析師指出,中央區零售空間市場已出現觸底反彈跡象,在遊客回歸和供應有限的支撐下,租金和價格有望繼續增長。
根據市區重建局星期五(7月28日)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房地產數據,我國中央區零售空間的租金和價格都環比上漲0.3%,而之前一個季度的租金和價格分別下降0.9%和0.3%。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級經理黃顯洋指出,得益於辦公室出勤率穩定及旅遊業復甦,中央區零售空間市場正顯示觸底反彈的跡象。在有限的新優質零售空間供應和遊客回歸的支撐下,中央區零售空間租金將繼續增長。
不過,鑒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長期高成本會拖累國內消費和零售商信心,整體零售市場仍然不穩定。
仲量聯行研究與諮詢部顧問董事潘慧菁說:「考慮到新加坡的避險地位、零售房地產市場有利的供需情況,以及可交易資產的稀缺性,租金上漲應會支撐優質零售資產的黃金樓層價格。」
截至今年第二季,零售空間的總供應為44萬2000平方米,較上一季的40萬7000平方米多。
零售空間凈吸納量從今年首季的負7000平方米,在第二季逆轉至2萬7000平方米,加上零售空間供應在今年第二季增加1萬8000平方米,低於上一季所增加的2萬5000平方米,使得今年第二季的空置率降低0.1個百分點至7.5%。
| 中央區辦公空間連漲七季 「擇優而棲」趨勢持續
另一方面,我國中央區辦公空間的租金繼續上揚,今年第二季環比漲2.3%,漲幅較上一季的5.1%有所放緩,但漲勢已持續七個季度。
黃顯洋認為,第二季辦公租金上漲主要是受到中央邊緣區的推動,環比漲了8.1%,而中心區的環比漲幅僅有1.5%。受到持續的「擇優而棲」(flight-to-quality)趨勢推動,邊緣區的優質辦公空間將繼續受到青睞。
不過整體而言,他認為當前商業情緒低迷,導致第二季辦公租金增長放緩。
就價格而言,今年第二季的辦公空間價格微漲1%,上一季則沒有變動。截至第二季,辦公空間總供應為92萬7000平方米,較上季的83萬7000平方米要多。
戴玉祥產業(Edmund Tie)研究和諮詢部高級總監藍振文認為,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將抑制企業擴大辦公空間的意願,大多數企業或選擇續約作為一種較安全做法。另外,隨著企業繼續提高辦公空間效率和成本管理,以及實施混合工作模式,對5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辦公空間需求將提高。
為此,他將今年中央商業區優質和甲級辦公樓租金增長的預測,從1%到3%下調至 0.3%到0.5%。
仲量聯行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鄭惠勻也認為,短期內辦公空間需求將小於供應,租金上行壓力有望緩解,並且不排除甲級辦公樓租金在下半年會有調低,以至全年租金增長走低,甚至可能出現由升轉跌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