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日本占領的血淚史,如今竟成鐵桿盟友?這本書揭秘真相!

2025年04月08日   •   6498次閱讀

4月2日,李顯龍出席了《日出之國與獅城:日本和新加坡的故事》的新書發布會並在會上致辭。

本書由新加坡外交官許通美和日本駐新加坡大使石川浩司共同編撰。書中記錄了60多篇關於新日雙邊關係發展的文章。

在發布會的致辭上,李顯龍提到,儘管二戰期間日本占領新加坡帶來深重苦難,但兩國選擇放下歷史包袱,發展經濟合作。日本企業如索尼、松下等投資新加坡,創造了就業機會,雙邊於2002年簽署《日新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他強調兩國人民交流頻繁,2024年互訪人數近130萬。此外,他歡迎日本在區域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強調兩國在多邊貿易和規則秩序上的共同立場,期待未來深化友誼與合作。

以下為新加坡眼整理的中文發言全文:

許通美教授、

石川浩司大使、

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

晚上好。

非常榮幸今天能在此為許通美教授的第27本著作——《日出之國與獅城:日本和新加坡的故事》主持新書發布會。明年,新加坡與日本將迎來建交60周年,此刻正是回顧兩國關係發展歷程的重要契機。

超越歷史

如今,新日關係密切而多元。我們在諸多重要領域開展合作,民間往來亦十分熱絡——去年近70萬新加坡人訪日,約60萬日本遊客到訪新加坡。日本在本地區始終扮演著重要且值得珍視的角色。

但這段友誼的締結絕非必然。兩國關係的發展軌跡堪稱非凡,其開端卻籠罩著戰爭陰霾。二戰期間,日本占領新加坡三年零八個月。在那段黑暗歲月里,新加坡民眾飽受磨難,數萬人因饑饉或屠殺喪生。

雖未親歷戰爭,但父母講述的往事令我銘記至今:肅清行動中,我的舅父被帶走後杳無音訊;父親若非僥倖逃脫圍捕,今日便不會有我。這段歷史我們絕不能遺忘。每年2月15日——1942年新加坡淪陷日,我們都會在埋葬著無數平民遇難者的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前舉行全面防衛日紀念儀式。這既是為悼念逝者,警示自強的重要性;更是為展望未來,避免被歷史束縛。

事實上,這座建於1960年代的紀念碑本身就是和解的象徵。正如李光耀先生1967年在揭碑儀式上所言:"我們聚集於此,非為重燃仇恨之火,亦非清算血債。"他呼籲新加坡人放眼未來,"廣交強大可靠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日本。

經濟合作

新日兩國走向經濟合作具有歷史必然性。196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製造商紛紛赴發展中國家設廠;新加坡則亟需跨國公司投資來創造就業、引進技術、開拓市場。秉持務實精神,兩國翻過歷史篇章,開啟了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

日本跨國企業為新加坡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索尼、松下、住友、日立等企業的成功投資形成示範效應,至1970年代末,日本已成為新加坡最大投資來源國。大丸、八佰伴等日資零售商將日式超市引入本地,豐田、卡西歐、三菱等品牌更融入新加坡人日常生活。鼎盛時期,新加坡日本人學校曾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海外日校。

2002年簽署的新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JSEPA)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是新加坡與主要經濟體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也是日本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當多邊貿易體系面臨挑戰時,此類協定昭示著:即便世局動盪,國家間仍可建立互惠共贏的長期合作。

兩國還攜手推動區域合作:JSEPA促成了2008年東協-日本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2017年美國退出TPP後,在安倍晉三首相力推下,新加坡等成員國共同促成CPTPP誕生。

1977年福田赳夫首相提出的"福田主義",為東南亞與日本消除二戰心理隔閡、建立互信奠定框架。半世紀來(1968-2022),日本對東協直接投資累計超20萬億日元(1340億美元),在糧食安全、網絡安全、數字合作等新領域不斷深化合作。2023年,東協與日本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預示著更廣闊的合作前景。

安全合作的新維度

然而安全合作曾長期是敏感禁區。對於經歷戰爭創傷的東南亞民眾而言,這確實難以接受。正因如此,1977年"福田主義"明確排除日本軍事大國路線,儘管當時日本已具備核武研發能力。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日本派遣掃雷艇時,李光耀先生那句"如同給酒鬼贈送烈酒巧克力"的比喻,道出了地區國家的普遍憂慮。

但時代變遷帶來了觀念轉變。戰爭親歷者逐漸老去,新生代不再背負歷史包袱。

日本社會也已脫胎換骨。從村山富市首相1994年在新加坡和平紀念碑獻花,到1995年"村山談話"及其後歷任首相的繼承,日本政府通過具體行動化解歷史心結。更重要的是,當前亞太地緣格局已截然不同——中美博弈加劇,台海、東海、南海局勢緊張,促使東南亞國家重新審視與日本的安全合作。

過去十年,日本逐步深化與東協防長會議等區域安全機制合作。新加坡歡迎日本為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在貿易體系、國際規則等重大議題上,我們與日本理念相通。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日本有望發揮建設性作用。這正是我2022年及2023年在東協-日本峰會上支持日本參與區域安全事務的原因。我們期待日本與亞洲鄰國攜手共創地區繁榮,新加坡願始終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結語

六十年風雨歷程,新日關係譜寫了無數動人篇章。本書收錄的正是這段跨越時空的情誼——從民間往來到自貿協定,從文化交流到安全合作。它見證了兩國人民用智慧澆灌的友誼之花。

感謝許通美教授與石川浩司大使的精心編撰。願此書激勵後來者傳承友誼,續寫新章,為兩國發展與區域繁榮作出新貢獻。

謝謝大家。

Alex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眼、PMO丨來源丨圖源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