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真的太貴了!生活費飆升,讓人直呼吃不消。
物價上漲直觀反應在飲食上,「天價菜飯」的例子層出不窮。
近日,又有一名網民申訴光顧新加坡中央醫院的素食攤時,一盤米粉加3樣菜竟被收費8新幣!

圖源:新明日報
在臉書頁面「Complaint Singapore」貼文中,這名網友表示「第一次吃這麼昂貴的米粉,需要8新幣。

這篇貼文引起網民熱議。有人留言指收費太貴,甚至有人說,「烏節路都沒有這樣貴。」


也有網民提議說應該向食閣提出反饋,確認他們是不是計算錯了錢。

網友的不滿,最關鍵的原因可能在於,他們都曾經或多或少地遭遇過「經濟菜飯刺客」......
而食物漲價,只不過是新加坡生活費飆升這個事實,一個明顯縮影罷了。
在新加坡生活要多少錢?
他們一家三口已超一萬新!
一直都說新加坡生活成本高,「登頂全球」這個概念實際很寬泛。而只待了幾天的遊客的評價也很難做參考。(因為很容易只按匯率換算)
那些真正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對於新加坡物價的評價相對來說更準確一些。
01 在新加坡讀書的留學生:
一位中國網友近日在晚上分享了女兒在新加坡讀書時的開支明細,一共是1255.16新幣。

可以看到,這份清單不僅包括了她孩子的日常必須開支,連WiFi維修、空調清洗、社交活動之類的支出也包括了在內。
不過,很多人每月開銷的大頭房租卻不包括在內,有可能是住在學校宿舍里。
網友說,之前自己每個月都只給女兒1000新幣生活費,但現在必須要調整成1300新幣了。

圖源:海峽時報
*以上內容來自小紅書網友@小紅薯85BF5CC1 學生在新加坡的消費,似乎並沒有想想中那麼高。
那些出了社會的人,是不是會比這個群體高很多呢?
02 在新加坡生活的打工人:
這名網友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每年都有記錄開銷的習慣。她得出的結論是,新加坡比去年貴很多!!!
⚠以下左邊是2022年的數額,右邊是2023年的數額!
💲固定花費:
🏠房租:800新➡1100新
💦水電網:100新➡180新
☎通訊:20新➡20新
🔒保險:200新➡200新

圖源:The Honeycomebers
💲不固定花費:
🍜吃飯:850新➡1200新(包括聚餐,超市)
🚇交通:80新➡120新(2天去公司,包括周末打車)
🧻日用品:50新➡80新
💄化妝護膚:100新➡150新
👗鞋服:100新➡200新(有小小消費升級)
🏊運動:100新➡200新(開始規律普拉提➕瑜伽)
🎢娛樂:100新➡150新(好電影太多了)
🐈⬛寵物:100新➡150新(貓長大吃的變多,貓糧也漲價)
✈旅行:300新➡600新(世界開放後總想出國)

圖源:Quora
這麼算下來的話,這位新加坡打工人生活月開支總共是4350新,比去年的支出漲了50%左右。
即使是不算旅行預留費用,她說自己每個月也要花3700新,相比於去年的2900新也高出差不多30%......
*以上文字內容來自小紅書網友@SG Kaylee
一直有人說,在新加坡生活,擁車、住公寓、養娃、請女傭才是真正的「吞金獸」。
一位網友正是屬於這個群體,經過計算,他們一家三口的月開支已經超過10000新!(以下數字貨幣單位全為新幣)
03 新加坡「滿配」帶娃家庭開支:
①房租4300
註:搬家後房租已經降了700
②養車和交通1429,包括:
車貸:864
車險:月均155
保養:月均60
油費:150
停車費:200
註:再也沒坐過地鐵公交

③女傭費940,包括:
工資:540
女稅:300
生活用品:100
④水電網寬頻390,包括:
水電費:280
手機寬頻:110
⑤保險833
註:現在費用更高,但目前打算去掉一項最貴的私人重疾險,算下來這樣每年全家保險費才是大約10000,月均833

示意圖
⑥各種會員100
⑦吃飯加超市1500
⑧娃的吃穿用度567
⑨靈活開支500起
註:聚會、衣服、零食、電子產品、門票、玩具等等支出,沒有上限暫時算500

總結:按最低靈活開支計算,以上每月合計10559新幣,等到娃上幼兒園以後,每月肯定逼近13000新幣......
*以上文字內容來自小紅書網友@Hana的新加坡日記
以上這些網友真實分享,真實告訴了我們新加坡的貴的現狀。
畢竟,根據新加坡官方發布的《2022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數據,去年新加坡受僱居民住戶的工作月入中位數不過1萬零99新幣,人均月入中位數也只有3287新幣而已。

圖源:海峽時報
椰子其實這段時間,也充分感受到物價上漲真實存在著。
之前椰子很少去超市買東西,對價格感受不深。但是,最近椰子經常去逛超市,最直觀感受是:
可能過了半個多月,有些東西的價格就會往上漲那麼一丟丟......再過半個月去看看價格又不一樣了!

圖源:Todayonline
當然,新加坡政府也沒有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這些天國會因為這個問題「吵瘋了」!
但是,到了2024年,他們卻還是堅定重申消費稅「必須要漲」......
新加坡國會開會7小時討論
消費稅明年要漲的邏輯是?
在前兩天的的國會討論中,新加坡朝野議員針對「生活成本危機」動議進行了七個多小時的辯論。20多名朝野議員針對工人黨提出的動議發言。
其中,新加坡反對黨領袖畢丹星,再一次向議員們提出了他的擔憂。

他說,據他了解,在食品上的花費,占據了低收入者的每月開支的很大一部分。
因此,當食品價格上漲時,「低收入甚至中等收入的新加坡人面臨的壓力是真實而痛苦的」。

示意圖,圖源:CNA
事實上,在新加坡,絕不僅是低收入者感到了這一層壓力。
《聯合早報》日前採訪了一些民眾,其中一位受訪者和妻子每月月入有9500新幣(這個數字不算太低了),但依然會覺得壓力山大。
他說,自己與妻子、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及父母同住在一個五房式組屋單位。包括水電和雜費、寶寶的必需品、母親的醫藥費等,他家一個月開銷約3000至3500新幣。

圖源:早報
「雜費和水電費漲得很多,讓我感覺負擔比較大。但物價現在還算是穩定,就取決於你的選擇和生活習慣。選擇購買的東西比較貴,開銷就會比較大。但是孩子的奶粉、尿片、看醫生的費用等,都是必要的,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他表示,近些年物價上漲已是事實,自己能做的是儘量做出更實惠的選擇,節儉一些。

圖源:AFP
不過,針對反對黨提出的「生活成本危機」動議,並沒有全盤得到新加坡國會通過,而是經過了修改。
其中一項就是一認可政府應「繼續推行政策」,並強調在減輕生活費壓力的同時,不損害新加坡財政可持續性或給後代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圖源:海峽時報
今年年初,新加坡消費稅提高了1%,這也是今年物價上漲的其中一個原因。
到了明年1月1日,消費稅會再漲到9%,對此,新加坡部長再度重申不應再延遲推行這個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