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師預測,即使國際局勢持續動盪,新加坡在2025年仍可穩健增長。(路透社)
放眼未來
每年的年底,除了是大家引頸期盼的年終假期,也是各路專家紛紛掏出水晶球,預測來年種種的時候。
12月才進入第二天,已經有人對新加坡經濟做出預測,新航總裁吳俊鵬也在媒體專訪中討論了新航在2025年的展望。
除去相關數字和細節,兩者的論調還頗有相似之處。
星展銀行:新加坡經濟明年預計增長2.8%
在全球局勢日益動盪,不確定性上升的前提下,星展銀行仍預測,新加坡經濟仍能取得2.8%的增長,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是投資者眼中經濟穩定的避風港、值得信賴的蓬勃全球商業樞紐,以及享有盛譽的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經濟能保持強韌,一個原因是其在投資者眼中的正面形象。(海峽時報)
星展集團研究在11月29日發布的報告中提出五大主題支持其論述:
新加坡經濟預期有正面增長的潛能(在沒有重大全球負面衝擊的前提下);
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將帶來新的曙光;
通貨膨脹預計會進一步放緩,更接近疫情前(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值;
政府的工作重心繼續以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的議程為主,有一些財政空間平衡長期舉措與近期的問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有空間放緩新元增值的步伐。
但新加坡的經濟前景倒不是一切都好,只缺煩惱,報告也指出,新加坡經濟即使能在2025年保持活力,卻仍面對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科技顛覆和氣候變化等顯著的下行不確定因素。
這聽起來倒跟吳俊鵬對新航來年的展望有些相似了。
新航總裁:新航有周詳戰略,仍能引領航空業
如《海峽時報》所形容,新航在2024年上半年展翅高飛,卻在下半年遭遇亂流,2024財年前六個月的凈利銳減48.5%,達到7億4200萬新元。

新航的凈利在2024年9月結束的六個月里,銳減48.5%。(海峽時報)
但吳俊鵬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表示,集團已經制定了周詳的策略,有能力應付接下來的挑戰。
這個策略,同樣有五個主軸:
擴大航線網絡:充分利用旗下的兩家航空公司新航與酷航,結合兩者各自作為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full-service airline)和廉價航空公司的優勢,同時擴大與其他航空公司的夥伴關係;
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
大力投資於數碼創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集團在創造收入、客戶體驗、運作效率和員工生產力等方面的表現;
確保財務穩健,收支平衡;以及
落實多樞紐策略(multi-hub strategy),投資於印度航空公司(Air India),在印度航空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即便如此,分析師認為,隨著航空業在冠病疫情結束後的兩年內強勁復甦,新航已經感受到其他業者和載客量大幅增加所帶來的壓力。
雖有利好條件,卻仍面對下行因素,像不像星展銀行對新加坡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當然,執掌新航集團13年的吳俊鵬還是對新航走在航空業前端表示信心:
「我敢說,我們目前的情況比任何航空公司來得好。」
同場加映:想給2025年財政預算案提供意見嗎?
展望未來可不是專家的專利,蟻粉如果對新加坡未來應該採取的策略有什麼看法,出謀獻策的機會來了。

根據財政部文告,國人可針對打造更蓬勃的企業生態系統、給予員工提升技能和就業機會,以及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人民提供支持等主題,提供建議。(海峽時報)
明年財政預算案的主題是「SG60:一起打造我們的新加坡」(SG60: Building our Singapore Together),財政部從12月2日至明年1月12日,展開為期六周的公共諮詢活動,邀請公眾、組織和企業對預算案提出看法和建議。
蟻粉可以通過預算案官方網站,人民協會網頁,以及民情聯繫組(REACH)2025年預算案網站和社媒平台,跟政府分享你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