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太熱了!
新加坡的氣溫超級加倍,遊客吐槽受不了,本地人也都熱出病!
前不久,我們度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3月份,後面的氣溫怎麼樣呢?

高溫!新加坡紅疹暴發 ??
這個天氣,能約出門的新加坡朋友都是有過命的交情! 再
挺拔的身型,再整潔的襯衫,也救不了新加坡人的「氣質」!

很多人因為受炎熱天氣影響,都有病了!
新加坡現在紫外線指數至少一天內持續3個小時處於非常高的程度(指數8-10),高於11以上就是極端,今年迄今出現過2次。

圖源:國家環境局(NEA)
在極端高溫下,會引發多種病症。

圖源:海峽時報
最容易受傷的身體部位及病症有:
①頭痛
②熱痙攣(因水分鹽分大量流失導致肌肉痙攣)
③皮膚曬傷
④出痱子、濕疹
⑤腎功能損傷(比如嚴重脫水情況下)
⑥生育能力下降(NUS國立大學研究,長期暴露在超過 29.8 攝氏度的日平均溫度下可能會有影響,對於 25 歲至 35 歲之間的男性更明顯)

圖源:海峽時報
其中,中暑和長疹子是比較常見的,近日一位25歲的送餐員在送餐途中感覺頭暈,看了醫生才知道自己中暑脫水了。另一位航空業者表示,自己身上長疹子現在不敢離開空調房,因為一離開冷氣就出汗,汗水會刺激紅疹發癢!
這兩位並不是個例,新加坡近期有很多人都中暑、長疹子。
宏茂橋某診所的家庭醫生指出,近期因濕疹、汗疹、紅疹就醫的人與去年同期增加2、3成!

圖源:早報
他們臉上、腋下、前胸後背、腰腹處都起這種小疹子。同時還伴隨著瘙癢,被曬到更是火辣辣的疼!
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示意圖
疹子是比較常見且不容易好的病症,因為汗腺堵塞引起的,一般出現在汗液容易堆積的部分。
出現症狀時,可以先洗個冷水澡降溫(剛運動完要歇會兒再洗),然後塗抹類固醇霜和無油保濕霜來緩解紅腫和瘙癢。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或者疹子長在敏感部位,最好趕緊就醫。

示意圖
不管有沒有中招,下面這些內容就要好好看了,可以儘量避免長疹子。
1、各部位都要防曬;
2、使用至少SPF 30的防曬霜;
3、多喝水,最好是淡鹽水,補充電解質;
4、景點儘量選樹多水多的地方;
5、不戴佩戴鍍金鍍銀的首飾,避免引起皮膚敏感。
6、吃清熱解暑的食物(綠豆海帶水、檸檬蜜糖水、苦瓜湯等);
7、穿棉麻透風類的衣服,防止汗液堆積;
8、出門時早晚逛室外,中下午逛購物廣場(室內)。

圖源:谷歌地圖
本地人/遊客吐槽:人要燙熟了 ??
現在,無論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只要你在島上都一個樣,各種控訴新加坡的氣溫!

熱到要自燃。↓

熱到恍惚,靠冷笑話降溫:新加坡哪個地鐵站最涼快,幻想加冷是真的冷吧。↓

熱到本地人都不養生了,猛炫冰咖啡

熱到不敢坐摩托車,怕屁股被燙熟。↓

熱到不敢進曬了一下午的小汽車,感覺像是被火烤一樣。

熱到空氣扭曲,出門跟上刑一樣。

熱到風扇吹的風都是熱的。↓

熱到睡半小時午覺起來,汗水都是我本人的形狀。

熱到樹都掛了,人走路上感覺要曬暈😵💫↓

熱到小販中心的廚師們呼吸不順暢,不戴口罩,希望當局申請撤銷口罩令。

圖源:8視界
熱到臉變「關公」,臉和脖子被曬的分層了!

圖源:🍠@魔仙堡堡主🌷
熱到遊客食閣不想去,再頂級的雞飯,沒有空調都不想去打卡.....

熱到路上看到有人要躺著都懷疑是中暑!(實際可能是躺在地板上給身體降溫)↓

熱到在魚尾獅拍照都覺得燙腳,建議大家一大早或者傍晚去↓

熱到洗澡都不管用,一天洗五個澡,但豆大的汗珠往下滑。


熱到瘋狂喝水還不夠,想順便洗個臉降溫。

熱到連喝四罐啤酒都無法降溫。

熱到想直接躲進冰箱!

熱到海水都發熱,板子都燙腳,下水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要熟了。

熱到懷疑有大仙把煉丹爐丟新加坡,要把這裡變成下一個火焰山!

熱到有人都不敢吃露天食閣,擔心食物會很快變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