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新加坡在一項針對亞太區城市的宜居、受喜愛和繁榮程度的評比中,榮登榜首。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排名: ↓↓↓

圖片截取於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在此次排名中,新加坡拔得頭籌,位居榜首;日本東京與韓國首爾緊隨其後,分別位列第二、第三。而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城市依次為香港、北京、曼谷、雪梨、上海、墨爾本以及吉隆坡。
排名報告顯示,新加坡在各項經濟指標中表現優異,且長期以來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地區之一,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億萬富翁能在此穿著人字拖悠然散步,休閒生活與超乎想像的繁榮和諧共生……

該排名依據宜居度、受喜愛度和繁榮度三大類別,從城市表現與觀感兩方面,對亞太區百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展開評比。
其中,城市表現基於各類統計數據,例如宜居度通過醫療資源、平均房價與收入比率、空氣品質、樹木覆蓋率等指標評定,繁榮度則由機場連通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失業率等指標確定。
下面,小元跟大家一起分析討論,首屆亞太區最佳城市排名中新加坡榮登榜首,對其經濟和外來勞務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一、對經濟的影響
其實,此次排名對新加坡吸引投資方面、旅遊消費方面、貿易與物流方面,以及創新與科技方面都有一定影響。但由於篇幅有限,咱們今天主要把重點放在旅遊消費以及貿易物流方面。
可以肯定的是,「亞太最佳城市」這一名號會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有力推動酒店、餐飲、購物、娛樂等旅遊相關產業繁榮,不僅大幅增加旅遊收入,刺激消費增長,還促使旅遊、零售等行業為滿足更多遊客及高端消費群體需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創新能力,推動產業朝著高端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作為亞太最佳城市,其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助力新加坡進一步鞏固亞太地區貿易和物流樞紐地位。
一方面,吸引更多貿易與物流企業入駐,擴大貿易規模,提升物流效率,直接促進進出口貿易增長。這一影響對新加坡外來勞務市場也產生影響,我會在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
另一方面,憑藉此影響力,新加坡在區域及全球貿易談判中話語權增強,得以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簽署貿易協定,拓展貿易市場,推動貿易多元化發展。
二、對外來勞務市場的影響
在勞務需求方面,傳統行業需求穩定增長: 建築業:隨著城市的持續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如裕廊線、橫貫島線等交通項目以及句容湖區等商業區的建設,需要大量建築工人,包括磚瓦工、鋼筋工、混凝土工等,對建築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的需求也會增加。


如果是標準的建築工,想去新加坡長期發展,可以走正規的路。第一次去叫「一勞」,在國內考試,通過後過去。有了新加坡的工作經驗 換工作或者在去叫「二勞」,工資會更高。
製造業:新加坡的電子、化工等製造業,需要大量一線生產工人進行產品組裝、測試等工作。同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對技術熟練的高級技工和工程師的需求也在上升。
服務業:作為全球聞名的旅遊消費勝地與商務旅客青睞的主要目的地,新加坡旅遊及相關配套產業蓬勃發展,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顯著增長。
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行業,你可以選擇的職業有很多,在餐飲行業中,像是川菜廚師、粵菜廚師、東北菜廚師、面點師、烘焙師、裱花師、麵包師、日料廚師、韓餐廚師等等,都是常年在招的,且隨著新加坡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對各類廚師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大。


服務業的話,可以考慮去大型的連鎖酒店、學校等地做保潔類工作,越是正規的公司,其薪資結構越標準。
這個也是小元比較推薦的崗位,保潔崗位它不需要你有什麼技能和學歷,只要勤快、肯出力就行,同時也容易上手,只需要簡單的崗前培訓即可。就比如說目前新加坡,需要保潔崗位比較多的地方就是連鎖酒店,工作內容就是每天定時定量的完成客房清潔的任務。
零售業同樣如此,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提升購物體驗,需要大量積極主動、了解產品知識的銷售員,熟練操作收銀系統、嚴謹細緻的收銀員,以及具備豐富管理經驗、能夠有效統籌店鋪運營的店長等。
尤其是免稅店和特色商品店,因其面向全球消費者,對銷售人員的要求更為嚴苛,不僅要精通多種語言,還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費習慣,從而提供精準且優質的服務。
金融服務業:在傳統行業穩步增長的基礎之上,新興行業的需求也得到了爆髮式增長。以金融科技領域為例,隨著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對區塊鏈工程師、數據分析師、金融算法工程師、數字貨幣專家等專業人才需求極大,他們負責開發金融創新產品、進行風險控制和數據分析等工作。
這一系列的變化,對於咱們外來勞務人員來說,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整體薪資水平呈上升趨勢。由於市場對勞務人員的需求增加,特別是在熱門行業和緊缺領域,僱主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會提高薪資待遇。但與此同時,不同行業薪資差距也會進一步擴大:
在高薪行業,例如金融、科技、醫療等行業,尤其是與新興技術相關的崗位,薪資增長迅速。如金融科技領域的高級工程師,年薪可能超過50萬新元,而且還有豐厚的獎金和股權期權。對於有意申請新加坡永居身份的朋友來說,從事這類行業,對於申請pr身份而言,的確存在一定優勢。
畢竟,申請pr的方法有很多,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線,都要確保你的工作是給新加坡做貢獻的,且能帶來額外增值空間,而不是搶奪新加坡本地人的「飯碗」,這一點就很關鍵,你可以拿這個標準去衡量任何行業。

再來看看傳統行業,像是建築、製造業等傳統行業的普通勞工薪資也會有所增長,但幅度相對較小,可能也就集中在5%-10%左右。
但是其勞動保障也得到了提升,相比於以前,新加坡政府對於勞工的工作時間和加班規定更加嚴格,企業在安排加班時需要遵守相關法規,同時企業也更加注重員工的福利保障,提供了更多的福利待遇,如健康保險、帶薪年假等,都是按照新加坡人力資源部安排來的。


所以,如果現階段你有來新加坡工作的想法,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不得不說的是,「亞太最佳城市」的光環會吸引更多全球勞務人員前往新加坡,使得勞務市場供給增加。
僱主對勞務人員的要求也會提高,我們要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