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卷了一大波人一道博人新加坡
插句題外話,其實新加坡教育的「卷」,不僅是孫燕姿經歷了一遍,在全球都是略有名氣的。
曾幾何時,微博熱搜上還出現過這麼一個詞條:新加坡孩子從小學就開始高考。在中國,以前把高考叫做一考定終身,而新加坡這個年齡被提前到了6年級甚至小一入學那一刻。

在新加坡,很多名校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直通車課程。這是一個為準備升大學的學生提供一個無需考劍橋O水準會考,直接中學+初級學院的一直讀6年課程。
而想要進入這些中學名校的直通車課程,就必須在小學就進入小學名校。這樣,通過PSLE會考一路讀名校進大學的機率,會比普通鄰里學校的學生高出不少。

新加坡政府通過考試來不斷篩選人才,孫燕姿因為孩子的考試壓力這麼大,不得不先放下工作專注家庭。而這種事在新加坡不僅僅發生在孫燕姿一人身上。
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中也有一集,講述了一位華人媽媽在新加坡雞娃的故事。
大背景是,這位雞娃母親瑋和老公兩人,努力很多年才買下了新加坡政府的一套房子。
而她的女兒Sasa三年級,兒子在讀幼兒園,家裡分工明確,媽媽做學業規劃、陪練琴,爸爸輔導作業,姥姥照顧日常,姥爺負責帶娃出去玩以及接送上下學。

在分流的壓力下,她還為女兒Sasa制定了兼顧音樂和學業的雙路線,以防其中一條失敗:
9歲拿下二胡獎學金的考試,10歲考上新加坡青年華樂團,同時準備GEP天才班的考試。(可惜GEP要取消了...)
反正不管怎麼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家人都要全力以赴,四個大人每人負責一塊, 就好像一個架構精密、目標一致的組織一樣。

在新加坡,9歲的孩子,可能就得承受著30歲的壓力。
新加坡本地媒體《聯合早報》的街頭採訪中,一些本地人也坦承,PSLE讓不少新加坡學子在痛苦中「提前成熟」,被迫不得不去理解何謂「人生的壓力」。
而往往,這種壓力孩子一人根本無法承擔,最終轉嫁給了家長們。就像孫燕姿在視頻中說的那樣,有時候她也不明白,到底是誰在準備著考試。

圖源:早報
孩子考完試,心上放下一塊大石頭的孫燕姿,這時候可以重拾事業。
只是,不知道她這次能持續多久。畢竟,小女兒馬上也要上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