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深處】放棄高薪海外行善 志願工作者李秀燕視助人為使命

(圖:CAPITAL 958/受訪者提供)
放棄高興海外做志願工 有村民冷眼以待 有的貧窮不缺品德 她自己受益最多
老太太從村裡向鄰居借錢,幾經輾轉才來到醫院。義工們給了一包飯她吃,她還沒開口吃,就從口袋裡掏出皺痕斑斑的紙鈔給他們。她說要把飯錢還給義工們。
從小見證父親樂於助人、樂善好施,志願工作者李秀燕長大後,那份助人的心無法抵擋,最終辭去工作,投身於志願服務與慈善工作。

(圖:受訪者提供)
海外義務工作碰釘子
她曾到訪過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幫助當地人改善生活。她回想起一個在柬埔寨的公墓,那裡住了不少貧困的人。李秀燕一行人帶了救援物資,浩浩蕩蕩到了那裡。然而,情況並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這都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一部分的當地人不接受他們的幫助,態度惡劣,拒絕接受物質。

(圖:受訪者提供)
秀燕說,他們是一步一步學習著,他們後來明白,必須事先和當地的對口機構商榷,了解當地人的習俗和個性,才能把事情辦好。很多慈善組織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犯下「一廂情願」的問題,受惠者未必真的需要或適合使用當中的物資。
她說,除了發放物資,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教育當地人,改善生活條件,例如如何避免食用受污染的水,如何尋找能安全飲用的食用水等。

(圖:受訪者提供)
從小受父親影響以助人為樂
目前,秀燕在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ational Volunteer & Philanthropy Centre)任職,希望能將助人使命的觸角伸展得更遠。過去10年里,她一直從事志願和義務慈善工作,也包括了海外人道救援工作。
其實,在這之前,她曾在本地電信公司新電信任職,不過高薪無法留住她助人的心。在工作14年後,她毅然離開新電信。這是從她父親身體力行之下耳濡目染的。
她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目的,我的使命就是幫助別人。當年每年都拿了些花紅,希望能用於更有意義的地方,例如做善事」。

(圖:受訪者提供)
無法拯救整個世界,但盡力而為
「眼前如果有人需要幫助,那就去幫吧。要做善事,根本不需要去太遠。」
秀燕坦言,海外需要幫助的人固然更多,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眼下能救多少就救多少。
曾在印尼幫助偏遠地區的村民解決眼睛白內障問題。當中有些村民對他們提供的白內障手術半信半疑,擔心手術後會失明。不過,當中有一位老太太,幾經輾轉,從鄉村來到醫院找她。老太太的自救心態令秀燕欣慰。
秀燕回想當天,老太太在村裡向鄰居借錢充作交通費,想盡辦法才來到醫院。義工們給了一包飯她吃,對方還沒開口吃,先從口袋裡掏出皺痕斑斑的紙鈔給他們。她要把飯錢還給義工們。老太太雖然窮,但她覺得別人的日子不容易,沒理由要他們破費,所以怎樣都要把錢還給他們。
受惠也不當作理所當然,老太太令秀燕感動不已。
秀燕說,一般人可能認為,受恩惠者都是處於比較低的地位,不過這位老太太打破了這樣的既定觀念。對方的品德之崇高,讓她一輩子都忘不了。
《在我心深處》每逢星期一,3.15pm,透過CAPITAL 958播出。請上melisten收聽更多《在我心深處》podcast。

放棄高興海外做志願工 有村民冷眼以待 有的貧窮不缺品德 她自己受益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