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今年3月,新加坡逮捕了一位潛逃多年的涉案嫌疑人,這名名叫詹國團的59歲男子,於2017年被控三項牴觸住宅房地產法令的控狀,後向法庭申請在保釋期間前往印度尼西亞,獲得法庭批准。然而,他離開印尼後擅自去中國沒有返回新加坡,法庭隨後發出逮捕令。直到今年3月1日詹國團回到新加坡,一入境就被抓捕。

單說詹國團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如果說起他一手打造的莆田系帝國,那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簡單介紹一下詹國團的人生履歷,以便我們能夠快速了解這位被稱為「莆田系教父」的人。
詹國團,1964年出生於福建莆田,15歲跟著叔叔走上了游醫之路。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全國各地的電線桿上貼小廣告。在那個年代,想必大家也都見過這種狗皮膏藥的廣告,治療各種皮膚病和難以啟齒的病毒,
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謂的祖傳秘方有沒有效果,反正那些來看病的人也不會跟其他人說,都是些「見不得人」的病,沒效果也只能吃啞巴虧。
就這樣詹國團靠著這種方式賺到第一桶金,然後開始跟醫院合作,拉起了廣告營銷團隊,在電視台、網際網路上大把投錢打廣告,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莆田系帝國。全國各種名叫「瑪麗亞」、「瑪麗」的醫院,就是詹國團創辦的。
多年後詹國團接受採訪時直言:「當初我為了填飽肚子當然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九幾年我成為中國的億萬富豪,我就算有錢的人,到現在我是有事業的人。」
後來詹國團的莆田系遇到了一波「打假」整頓,曝光了他們這種「商業模式」,感到害怕的詹國團連忙通過投資移民去了新加坡,成為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等到幾年後風頭過去了,詹國團又回國開始投資正規的三甲醫院,用他自己的話說,「給我們行業掙了臉,不然你說莆田人辦了幾千家醫院,沒有一家三甲醫院。」
他還在東南亞投資,成為了一位國際企業家。根據《聯合早報》的報道,詹國團在中國擁有上百家公司的股份,在印尼、寮國和泰國經營鋼鐵生意,年收入約700萬新元(約3600萬人民幣)。
本來他算是已經成功轉型了,洗白了,賺了那麼多錢,可以好好享受財富自由帶來的人生了。
沒想到,以他當時的財富,還要干一些「撈偏門」的事情,可能已經成為習慣刻入了血液里吧。
就在他投資移民到新加坡幾年之後,他覺得地產生意很有前景,打算買下一排的7棟私宅改建公寓,但由於他不是新加坡公民(只是永居沒有入籍),不能在新加坡購買帶有土地的住宅,於是他就找到自己公司的兩名新加坡員工,讓他們以自己的名義替他去購買。
2007年至2008年期間,這兩名新加坡員工幫他購買了三棟住宅,買入價分別為155萬新元、230萬新元和240萬新元。然後等到詹國團的兒子和侄子在新加坡服完兵役成功取得新加坡國籍之後,再把這三棟住宅過戶到兒子和侄子的名下。
詹國團盤算這項計劃能獲得超過5000萬元利潤,並答應會在事成後分得這項計劃的20%收益給兩位新加坡員工。
這件事在2017年被查出,兩名新加坡員工都被判罪名成立,進去吃了兩年牢飯。而詹國團提出了保釋,然後逃回了中國,所以目前他還有一項控罪是牴觸刑事訴訟法,再加三項牴觸住宅房地產法令的控罪。
詹國團可能膽子太大,覺得都過去好幾年了沒事了,那兩個新加坡員工也早就出獄了,於是在今年入境新加坡,沒想到成了「自投羅網」。
新加坡對於外籍人士購買房產有著嚴格的政策,比如全世界最高的印花稅,外國人購買房屋需要交60%的印花稅。而且由於新加坡地少人多,更是禁止外國人購買土地以及帶有土地的住宅,除非經過特批。
這些嚴格的法規就是為了優先確保新加坡本地居民的住房利益,不然在這麼多外國資金的湧入下,新加坡人的購房壓力絕對要超過中國香港。
面對公然對抗和規避規則的人,新加坡是不會手軟的。
這裡以嚴刑峻法著稱,有了上一次讓詹國團跑掉的經驗,這一次恐怕再也不會接受他保釋的申請了,中國莆田系大佬第一次牢獄之災八成將在新加坡。
犯法也別選在新加坡,這裡可是有鞭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