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雙語政策是新加坡迅速崛起的關鍵之一,其確保了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然而,面對下一代可能普遍單語化的趨勢,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就職後的首場群眾大會上明確表示,保留亞洲人的精神面貌和傳統價值觀是政府的承諾,強化母語教育仍然是新加坡的基本國策。

圖源:FACEBOOK
儘管雙語政策已實施數十年,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但近年來,新加坡的雙語優勢似乎正在減弱,母語水平也有所下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新加坡的獨特亞洲特質和多元種族與文化的和諧基礎可能會逐漸流失。黃循財總理指出,需要改變的不僅是政策,還有國人的心態。
新加坡社會需要更多「精華」人才
新政策的推行將賦予更多具備華語能力的孩子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華語水平,還將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社會不僅要培育精通英文的「精英」,也要培育精通華語的「精華」,政策調整還將涵蓋高級馬來文和高級淡米爾文課程,這些改革舉措無疑是新加坡雙語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圖源:FACEBOOK
為了提升母語教育,新加坡教育部計劃調整政策,讓華文能力強的學生在升入中學時也能選修高級華文,那些有意願和能力選修高級馬來文和高級淡米爾文的學生也將受益。
小學高才教育計劃的改革也將更貼近因材施教的原則,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培養各科能力強的學生,這一原則也應適用於母語科目。
新加坡鼓勵更多本地學生修讀大學的中文系,以提高本地華文水平並實現培養「精華」的目標。一些華文能力強且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因為總體成績不達標而被排除在中文系門外,這不僅造成了人才的浪費,也減少了本地「精華」的人數,可能還導致了中文系過度培養外地人才。
雙語教育關乎新加坡社會發展
除了教育政策的調整,社會環境也需要有利於母語的學習和應用。華、巫、印三大母語在新加坡享有憲法保障,黃循財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用國語馬來語首先發言,強調母語的重要性。社會應該在官方告示、指示牌、路牌、招牌、公共場合廣播中使用四種官方語言,讓年輕人意識到母語的重要性,並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新加坡的亞洲特質。

圖源:FACEBOOK
從國家生存發展的角度來看,維持新加坡的多語多文化競爭優勢,需要遏制母語水平的下降。新加坡不僅要利用中國發展的機遇,還要應對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區域大國的崛起。新加坡的三大母語恰好對應這些重要市場,如果僅依賴英語,新加坡人在這些市場的競爭力將大大減弱。
除了政策的調整,家長的心態也需要改變。一些家長仍然堅持英文至上的觀念,不願意在家裡使用母語,這使得學校的努力事倍功半。父母是孩子語言使用的第一導師,如奧運獎牌得主墨士廉的例子所示,母語的重要性不僅關乎孩子的國際競爭力,還關乎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和價值觀的傳遞。
黃循財指出,新加坡的「再啟動」不僅需要政策,還需要改變態度和思維方式,以更具冒險精神和開放的方式實現新的新加坡夢。雙語政策的革新以及母語教育從校園走向社會的期望,無疑讓人感到樂觀,從初步的輿論反應來看,黃循財總理關於本地文化傳承的承諾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