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叻叻即將返中 回顧叻叻在我國的美好時光

在本地出生長大的大熊貓叻叻,將在明年1月16日送回中國。(圖:萬態保育集團)
在本地出生長大的大熊貓叻叻,將在明年1月16日送回中國,而萬態保育集團會在下周三(13日)為叻叻舉行告別派對。從當初呱呱墜地,一隻粉嫩的大熊貓幼崽,成長到如今毛茸茸的黑白糯米糰子,在同叻叻揮手告別之前,一同回顧它在我國度過的時光。
2021年七夕佳節 喜迎新生命降臨
大熊貓凱凱和嘉嘉在2012年來到我國,2015年首次交配,但嘗試了六次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都不成功。2021年4月第七次嘗試終於成功,嘉嘉最終在同年8月14日農曆七夕順利誕下首隻「新加坡製造」的大熊貓寶寶。


熊貓媽媽嘉嘉與幼崽。(圖:萬態保育集團)

熊貓媽媽嘉嘉與幼崽。(圖:萬態保育集團)

逐漸長出毛髮的熊貓寶寶。(圖:萬態保育集團)

26天大的大熊貓叻叻。(圖:萬態保育集團)

熊貓媽媽嘉嘉抱著62天大的幼崽。(視頻截圖:萬態保育集團)
一步一腳印茁壯成長
2021年9月10日,河川生態園為熊貓爸爸凱凱提前慶祝生日時公布寶寶性別為雄性。
萬態保育集團還辦了一場征名活動,讓國人一起為寶寶起名。征名活動在不到兩個星期內,就收到3萬8000個建議,有6萬多人參與投票。
「叻叻」最終獲選為熊貓寶寶的名字。「叻」源自石叻坡,是新加坡的舊稱,石叻坡音譯自馬來語「selat」,意思是海峽,意指我國的地理位置。此外,「叻」也與快樂的「樂」同音,同時也與廣東話稱讚人家聰明的「叻」字寫法一樣。


熊貓媽媽嘉嘉和躺在不遠處的寶寶。(圖:萬態保育集團)

89天大的熊貓寶寶。(圖:萬態保育集團)

我國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揭曉熊貓寶寶的名字。(圖:通訊及新聞部)

大熊貓叻叻。(圖:萬態保育集團)

玩葉子的大熊貓叻叻。(圖:萬態保育集團)
萬眾期待 公開亮相
在萬眾期待之下,叻叻終於在2021年12月30日與民眾見面,河川生態園當天的門票全部售罄。即便需要排隊等上半小時,才能進入園區,但能見到叻叻,訪客仍然感到興奮無比。
隔年3月10日,叻叻更是同母親嘉嘉在河川生態園大熊貓竹林主要展區見客,母子倆一會兒依偎彼此身上,一會兒打鬧,逗趣互動俘獲不少訪客的心。


正在適應育幼房環境的大熊貓叻叻。(圖:萬態保育集團)

24周大的大熊貓叻叻抱著椰子玩耍。(圖:萬態保育集團)

大熊貓叻叻同媽媽嘉嘉出現在河川生態園大熊貓竹林主要展區。

大熊貓叻叻和媽媽嘉嘉享受母子相伴的時光。(圖:萬態保育集團)

大熊貓叻叻和媽媽嘉嘉享受母子相伴的時光。(圖:萬態保育集團)

隨著叻叻漸漸成長,它的食慾也越來越大。(圖:萬態保育集團)

叻叻和它的竹子生日蛋糕。(圖:蔡佑霞)
成長之後將遠行 難捨之情繞心頭
早已度過兩歲生日的叻叻如今越發獨立,隨著大熊貓嘉嘉開始對叻叻出現迴避行為,母子倆開始隔開,亮相時間也被錯開。
叻叻將在明年1月回返中國,加入當地的熊貓保育計劃。來臨的12月13日將是叻叻最後一次在河川生態園公開亮相,之後就會開始隔離,直到明年1月的啟程之日。
如今叻叻即將遠行,但我們相信離別並不意味著斬斷一切,心靈之間的羈絆將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