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新加坡VS離開新加坡?
生活在新加坡的百萬外國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些人在新加坡經歷了不開心的事,堅決要離開這裡。

也有網友說,自己的朋友幾番勸說後,但還是沒讓自己決定留下,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做出決定。

很多人並不喜歡新加坡。但是,也有人一開始對新加坡好感度一般,結果在生活的過程里,逐漸加深了好感並決定定居下來。
一名來自英國的博士,面對鏡頭時,講述了自己心態變化的過程。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他自述對新加坡的複雜情感:
從不太喜歡到愛上這裡...
Phillip Merry博士(以下簡稱Phillip),是一名在新加坡生活了33年的英國籍諮詢師、生意人。
採訪時,他表示自己原先還沒來到新加坡時,對於新加坡的印象並不算太好,認為這裡「太規整、有條理」(too organised)。
「這裡太乾淨整潔了,也有很多的規矩。(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外界對於新加坡的印象。」Phillip這麼說道。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至於新加坡的文化方面,Phillip則表示新加坡人更側重於「群體導向」,和西方社會更加崇尚的個人主義,有著明顯差異。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畫風一轉,Phillip的印象在他來到新加坡後發生了變化。
他表示,新加坡的安全讓他感到很安心,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他還說,自己喜歡在新加坡一年四季都可以穿T恤和短褲。
來到新加坡後,他說他逐漸喜歡上了這裡。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他說,當初在選擇移居新加坡前曾經相當擔憂,但是自從1991年來到新加坡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這麼多年來,(新加坡對我來說)是個很適合做生意,也很適合居住生活的地方。」Phillip對新加坡的態度經歷了大轉變。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不過,我可能有些偏心,因為我和新加坡人結婚了......」Phillip後面補充了這麼一句話。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Phillip對新加坡稱讚不已的,是新加坡社會的「務實」和「適應能力」。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Phillip認為,新加坡多年來都在擁抱多樣性和多元文化主義。
他表示,新加坡依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現在自己能夠「很自豪地告訴別人自己來自新加坡。」(即使Phillip還未入籍新加坡)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Phillip說,新加坡讓自己感到最出色的一點,就是對於種族歧視的重視。
「新加坡讓人們承擔種族歧視的責任,我認為很多國家實際上也可以吸取這一教訓,新加坡能夠進行自我調整,以確保公民生活舒適。這讓我感到家庭的歸屬感。」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作為英國公民,英國依舊在Phillip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當他回到倫敦——一個他十年來稱之為家的地方後,他反而感到一種寬慰,因為他不再住在那裡了。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這位英國人聲稱,與他所認為的英國「敵對文化」不同,新加坡人更友好、更有風度。
新加坡種種的優勢,讓他享受在新加坡生活。新加坡對於他來說,是個「令人感到自豪的家」。

圖源:Youtube@Max Chernov
Phillip對於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看法,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完整視頻,可點擊閱讀原文Read More查看。
一個現實情況是,很多在新加坡居住的人,對於留下或是離開,都有各自的思考。
有人走就有人留,對於新加坡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來說很正常。和Phillip一樣,很多人選擇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來到新加坡是我做過的最對的決定」
上大學以及畢業後工作,我雖一直有想到海外生活的想法,但一直未下定決心,或許是因為沒有那麼堅定地想要往外走。
當真正下定決心離開的時候,我發現加拿大澳洲都很好,但最後決定新加坡也是基於更適合我一些。緣由從薪資,文化,氣候,娛樂說起。

圖源:Todayonline
①薪資:
薪資對於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新加坡現在公司的底薪是我之前工作全年薪資2.7倍左右。
按到手算的話,基本是現在的底薪是之前全部的三倍,還未算上現在的提成部分。

雖然新加坡的住房很貴,但是以這裡的薪資來算,只要不是很奢侈單獨自己租一個condo,可以接受合租共享廚房和客廳,其實個人感覺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