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加坡的歷史保留區最先於1989年官方刊憲。政府在這地區實行最嚴格的建築物保護措施,豐富了建築環境。其多樣的外觀、豐富的裝飾和獨特的建築風格,成為了歷史街區的氛圍和特徵。
早在1989年,新加坡政府已經把一共10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區域設為官方歷史保留區。當時的保留區涉及了3200棟建築,至今已經保留超過7000棟建築。為了能夠涵蓋新加坡所有的主要歷史保留區,我們將分期做一一介紹。本期為大家介紹位於市中心東北的歷史保留區:甘榜格南。
甘榜格南曾經是馬來皇族的居處,當時是一個繁忙和充滿各種種族活動的地方。現在,該保護區的建築主要以早期和過渡式風格的兩層樓店屋為主。



此保護區有兩個地標,分別為蘇丹清真寺和甘榜格南皇宮——以前的蘇丹居所。除了皇族,這裡的居民也有阿拉伯人、玻雅尼人、武吉士人、爪哇人。在1824年,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是華人。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穆斯林分別集聚居住在不同的街道。

蘇丹清真寺

甘榜格南皇宮(被改用成馬來文化中心)
其它主要的社區和宗教地標有:

哈賈法蒂瑪清真寺

馬拉巴爾清真寺

阿爾薩革夫阿拉比亞伊斯蘭學校
除了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建築,甘榜格南也有充滿活力的一面。位於甘榜格南內的哈芝巷,曾經是一條兩旁都是戰前房屋的空蕩街道,如今有大批本土設計師和年輕創業者進駐,加上業主和藝術家為房屋加上獨具創意的壁畫,已使這條舊巷重獲新生。


現在,在這裡可以找到古著服飾、限量出售的家居飾品和各種奇特的商品。不同於光鮮艷麗的國際商場和連鎖商店,這裡散發著原創氣息及活力熱情,極具吸引力。今年咖啡廳和甜品店也陸續入駐哈芝巷,夜間還有駐唱樂隊,使該處已經成為下班後或周末放鬆的好去處。




下期將繼續帶大家到下一個歷史保留區——牛車水,見證華裔在新加坡留下的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