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羽毛球女運動員蔡惠珍(Grace Chua)是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
大家好!我叫蔡惠珍。今年24歲,讀大三。我比同級的同學都要大一些,因為上大學前我打了三年半的羽毛球。除了打羽毛球,我喜歡烘焙、閱讀和解謎遊戲 (比如數獨/填字遊戲/西洋棋),不過現在學業繁忙,在學院裡我幾乎沒有時間做這些。

代表新加坡出戰,來源: NTU官網
作為一名2023屆的醫學生,今年我開始了我的臨床實習,我意識到在醫學領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和學習!因此,我希望在學校繼續發現更多,探索醫學的各個方面。

蔡同學在LKC醫學院外,來源: NTU官網
我對羽毛球的熱情是從6歲的時候開始的,當時我的父母為我報名了一個社區中心的課程。那時,我並沒有成為國家羽毛球運動員的夢想,我只是單純喜歡和那裡的朋友們一起打球。之後,隨著水平的增長,羽毛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快樂,我便離不開羽毛球了,並且一直堅持打球至今。我的父母並不是運動員,但他們在我的運動員生涯中,一直非常支持我。
JC畢業後,我決定成為一名羽毛球職業選手。在那之前,我一直在平衡學習和運動。我想看看如果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羽毛球上,我能走多遠。此外,代表新加坡參加國際比賽也是我的夢想,所以我決定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賽場上的蔡惠珍,來源: NTU官網
我選擇醫學作為我的大學專業…主要是因為經驗積累。在我16歲準備飛往海外參加比賽的前一周,我受傷了。這場比賽對我意義重大,突如其來的傷勢使我崩潰,醫生建議我退出比賽。
然而,當我把希望堅持的想法傳達給醫生時,她很快擬定了一個科學復建的計劃。於是我接受了一周的強化治療。那次遇到的醫生願意理解我的處境,盡力幫助我,使我對學醫產生了好感和憧憬,我想像她一樣。
此外,我總是能從醫生身上得到很多啟發。當我打羽毛球的時候,我有各種各樣的傷病,需要在不同的場合諮詢運動醫生。他們能夠幫助運動員,甚至是那些受了重傷的運動員,重新站起來,然後贏得獎牌,這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在未來,我希望成為一名運動員的隨行醫生,在運動員南征北戰時提供堅實的力量,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蔡同學在醫學院,來源: NTU官網
作為一名醫科學生和羽毛球運動員…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日常工作通常是白天上課或參加臨床實習,晚上再去參加羽毛球培訓。
我的目標是獲得2021年12月下一屆東南亞運動會的參賽資格。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參加了三屆海上運動會和一屆大英國協運動會,我一直期待著下一次重大比賽。能夠代表國家參加比賽,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也很期待在賽場上認識來自其他國家的新朋友。

穿 NTU 文化衫的蔡同學,來源: NTU官網
作為一名國家羽毛球運動員,我職業生涯中的挑戰包括受傷和學習面對失敗。雖然傷病是運動的一部分,但每次受傷都容易讓人灰心喪氣,失去繼續前進的動力。我也遇到過失敗,比如輸掉比賽,讓我的團隊失望。然而,所有這些挫折和挑戰教會了我如何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及從自己的失誤中汲取經驗。這些經歷讓我變得更堅強,更有韌性,我相信這對我將來成為一名醫生有很大的幫助。

在醫學院的蔡同學,來源: NTU官網
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我認為臨床知識和技能固然很重要,但與患者產生同理心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我經常思考作為一名醫生,我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我最希望的是當我的病人走出醫院的時候,他/她會告訴他/她的朋友「某某醫生是一個好醫生」。那會給我帶來很大的快樂。因為畢竟,我想成為醫生,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我的病人。

蔡同學在醫院實習,來源: NTU官網
以上就是關於蔡同學的故事了,人的一生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題,堅持自己的選擇,努力現在,收穫未來。祝願每位同學在實現夢想的路上都能一帆風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