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雙語國度。學生平時在生活中可以使用中文交流;在學習中,英文水準又可以很快得到提高。
新加坡的教育不僅與國際接軌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01
新加坡陪讀政策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推出了母子陪讀政策,家長不僅可以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能夠參與孩子的成長。因此前往新加坡的低齡留學的趨勢在近幾年只增不減。

來新加坡留學的孩子,陪讀家長可以申請陪讀准證過來新加坡合法居留,且允許陪讀家長在持陪讀准證期間,可以任意進出新加坡,而不必再單獨申請旅遊簽證。
新加坡政府重視父母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小學階段,所以未滿16周歲的學生母親都可以向新加坡政府申請陪讀。
這樣孩子不用一個人獨自留在異國他鄉,媽媽就可以陪在孩子的身邊,照顧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02
陪讀媽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讓孩子不用從小離開父母,有一個比較好的成長環境~媽媽們為了孩子可是要犧牲很多!
為孩子辛勤付出不求回報的母愛、人到中年卻要異地打拚,從頭再來、社會政策的壓力、孩子青春期的迷茫……

陪讀媽媽們要承擔著種種壓力,其辛苦可想而知。

(1)事業危機:陪讀媽媽來新加坡的第一年無法申請工作
(2)經濟危機:10W起-20W/年的開支,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3)親子危機:工作太累,導致親子時間減少,孩子處於青春期,敏感
(4)社交危機:來到新環境,缺少朋友,心中壓力難以釋懷
(5)婚姻危機:長期分居,夫妻感情備受考驗
媽媽們選擇陪孩子留學新加坡自然是有好處的:

(1)跳出國內的應試教育圈子。
(2)早出國,早融入,以後往歐美發展也不會有文化問題
(3)對本來就想換個就業環境的媽媽來說是個好機會
(4)為全家移民新加坡投石問路,做前期考察
媽媽們不辭辛勞,來新陪讀,為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母愛令人動容。
小新來給各位媽媽科普一下,在新加坡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03
來到新加坡可能遇到的問題
找工作問題
在這裡,小新在這裡提醒各位陪讀媽媽:陪讀准證是不可以直接做工的。要工作需要先申請工作準證。
之前是規定陪讀媽媽必須在新加坡待滿一年之後才可以申請申請工作準證工作,但是現在政策有所放寬:
如果是申請EP和SP,只要有僱主願意僱傭陪讀媽媽,有申請工作準證的配額,陪讀媽媽就可以申請工作準證,在新加坡合法打工,配讀媽媽的人頭配額,和普通外國人並沒有區別。

如果是WP,則需要在新加坡待滿一年,就可以享受到WP名額的特殊待遇——2個本地人頭就可以申請到1個陪讀媽媽WP名額。
不過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新加坡人力部去年宣布,基於目前新加坡就業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新加坡決定停止向那些陪伴孩子在新加坡讀書、但又沒有專業文憑的外籍母親們發放工作許可證。
這一新條例出台後,在新的陪讀媽媽們反應強烈,尤其是新來的媽媽們精神狀態很差。
事實上,即使這個決定不出台,在新的陪讀媽媽找工作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次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準備去新加坡陪孩子讀書又想打工的媽媽,最好在國內拿了專業文憑再出國,以免承受不了很大的消費壓力。

語言問題
其次,就是語言問題。雖然在新加坡華人居多,不懂英語也能生活,但該國畢竟是通行英語,如果不用英語進行交流,會給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就業也更困難。
新加坡是個很小的國家,如果你不懂英語,就等於把自己封閉在更小的空間內,各種機會都難以光顧。

在國內先進修好英語,學費也便宜一些,但缺乏語言環境;在新加坡學費會貴些,但能現學現用,成效明顯。
同國內一樣,英語培訓班的內容和學費不盡相同,陪讀母親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
04
陪讀准證申請流程
如果以上兩點陪讀媽媽都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的話, 媽媽們就可以申請新加坡的陪讀准證了。
陪讀准證的申請流程:
1. 準備好所有相關材料(在第二部分列清)
2. 用擔保人的Singpass在線填寫並遞交申請材料
3. 將所有材料呈交新加坡移民廳;呈交時,擔保人以及申請人需•4. 鑒於移民廳可能要求面試,屆時申請者本人與擔保人均需要在場。建議申請者在申請陪讀准證的時候在新加坡,並確保擔保人也在新加坡。
5在等待新加坡移民廳批覆陪讀准證的時候,申請人可以去本地醫院體檢,並領取體檢報告
6.申請獲批之後,移民廳會簽發一張IPA信件,有效期兩個月;申請人可以用此信件去新加坡移民廳領取陪讀簽證
7準備好相關材料(在第三部分列清),在線預約領取證件時間,並根據預約的時間去領取證件;建議擔保人陪同申請人同去領取。
陪讀准證的申請材料:
第一、需要提交母親與孩子護照前四頁以及最後三頁的複印件,母親和孩子的照片各4張(8張);
第二、孩子帶有照片的出生證以及父母的結婚證(或離婚證);
第三、學生在國內的學歷證明和成績證明;
第四、15萬以上的存款證明;
第五、父母的在職證明(有表格,需單位公章)和父母的身份證複印件。
陪讀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陪讀媽媽需要把孩子當成生活的中心,儘可能的融入到陌生的環境中,放棄自己原本的工作和生活,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決定為孩子做出這樣的「犧牲」,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祝陪讀媽媽都能儘快的融入當地生活,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
